人要起事的当口,这种“野人”一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打的起仗,不被仗打就不错了。
“除了这些以外,他们的子弹目前可以日产四千四百发,最起码打一个微型战役,完全是可以的了。”
看着一个还在拾马粪的少年,秦风转过头对杜卡耶夫开口:
“你们养了很多马吗??”
秦风略微点头,但眼神却在不断扫视着周围的情况。
走在进村的路上,杜卡耶夫突然对秦风两人提了一个尴尬的要求,最后还是秦风反应快,用一句“我们努力”来将这个话题结束。
“这就是你说的车臣部落??”
………
“我们是放牧的民族,整个高加索都是我们的牧场!!”
(霍依特部落的一部分)
宇文洪泰无所谓的摇了摇头,而在他们对面的那个大胡子首领则用流利的俄语对他们说:
“我们还缺一些小炮,这种小炮对付那些进山的俄国佬最好不过了,不过如果我们想要拿下格罗兹尼,最好需要重型火炮。”
杜达耶夫嘴里的“迫击炮”,听起来就像汉语俄化的音译版本。
“哦,对了,他们目前最缺的其实是粮食,根据我的观察,车臣人的粮食,一旦开战后,最多只能保证一个半月的消耗,如果没有外界的补给,他们很快就会因为缺粮而失败!!”
但其实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习惯,或者说被高加索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逼出来的。
就比如前段时间被俄军夺回来,上一个礼拜才重新修复好油田,正常生产的巴库。
虽然汉国人有时候骂高加索人是“野人”,但其实从本质来说,他们确实是野人,但这两个字必须分开,就像“野”有不同的含义一样。
(迫击炮诞生于克里米亚战争,俄国人就是第一个受害者,所以在战后,俄国人特意用俄语音译了迫击炮这个词,并没有为此单独弄了一个俄语。)
“对了,你们可以再给我们一些那个叫巧克力的东西吗,那玩意很好吃,孩子们吃完了,总是和我要……”
“你们靠什么养活这些马??”
“也没有多少,但最起码每家有一匹。”
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