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已经准备离开的瑞军“少校”。
等到他们好不容易爬出了战壕,所看到的是,成群的瑞典士兵,以至于有人吓的跌落到战壕内。
“哒哒哒……”
“刷刷……”
“滚到后方去,俄国狗。”
“咔嚓,轰轰轰!!”
口哨声不断的响起在战车群内,随着第一辆战车打火上路,一辆接一辆的战车,就像是进攻的狼群,随时准备撕碎猎物的喉咙。
只要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一支高速冲锋的军队,一旦减缓速度,甚至开始“停滞不前”,那么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这一点在无数次战争都已经证明了,所谓的东欧战争,也不过是再重新重复一遍罢了!!
而俄军之所以败这么惨,固然有准备不充分,战争爆发的太突然等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芬兰当地俄军中,大多数都是从东欧调来的俄族士兵,而不是当地的士兵。
一杆又一杆“纳干步枪”被扔在了刚刚救他们一命的战壕里。
战车没有理会他们,只是在他们害怕的目光中“咯吱咯吱”的跨越了本来是“死亡线”的战壕上方,丝毫没有理会他们的意思。
连长看着“不知所措”,好似绵羊一样的士兵,咬了咬牙:
“武器扔在战壕里,所有人跟我一起去后方。”
“继续开炮,炸死这帮俄国杂种!!”
少校一句话也不多说,说完扭头就离开了,留下了一个连的投降俄军。
“放过我吧,我愿意投降……”
“我们的石油储备只能支撑三个月,三个月之后,如果我们还没有迫使俄国人停战,那么我们将进入失败的边缘,距离全面失败,可能也只有三个月,甚至更短……”
“我们没有功夫俘虏你们,快滚。”
…………
这里面牵涉了太多的历史,以及所谓的“沙皇爸爸”情感,从后世芬兰为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建立雕像就可以看出,俄国和芬兰的关系,绝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事实上,大多数芬兰人,其实对于沙皇,对于罗马皇帝,是一种“父亲”,一种“救世主”的心态。
而在他们的前方,刚刚离开的瑞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