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餐桌理论下的国际体系
【泰晤士报:汉国人无耻的偷袭了大英帝国驻扎在马六甲的舰队,虽然我英勇无畏皇家海军,奋勇杀敌,但终究在数量上不及对方,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但也让无耻的汉国人受到了严重的损失,从这一点看,这次战争完全是一场阴谋,一场彻头彻尾的针对的大英帝国的阴谋——】
【伦敦日报:皇家海军虽然经历了可耻的偷袭,但却建制完整,目前波斯湾,非洲的舰队正在前往远东增援,大英帝国依旧处于领先地位!!】
【曼彻斯特晚报:曼彻斯特号是全体曼彻斯特市民的骄傲,在最后的时刻,它用实际表现告诉我们,曼彻斯特没有孬种!!】
十一月的伦敦,街头到处都是鼓吹胜利的宣言,哪怕是那些喜欢攻击内阁,攻击议会,平时到处搞桃色丑闻的小报,此时都统一了口径,将这场海军大失败,改成了在“汉国人偷袭下的无奈反击”,至于说所谓失败,那更是被描绘成了一个类似于“斯巴达式失败”的悲情故事。
在这样的一个舆论环境下,短短两天之内,英国国内就摆脱了海战失败后的“失利情绪”,重新变的富有活力起来,甚至原来还要激进狂热,在各大城市的征兵站内,到处都是排起长队的年轻人,他们打着“严惩暴汉”的横幅,齐声高唱“天佑吾王”,然后对那些已经满员的征兵战军官高喊:
“是时候让我入伍了,我要去美洲揍该死的汉国佬!!”
坦白的讲,这个时期的英国,整体的士气绝对要比后世高出一大截,哪怕在后世,所谓的“大英”“小不列颠”笑话已经传遍了全球,但就像七八十年代的美利坚,此时的大英帝国,看似丢失了不少国际份额,但也因为时代的进步,贸易额和经济都比原来增长的更快。
哪怕这些高增长会掩盖很多矛盾,但却不得不承认,当一个国家处于上升期,尤其是经历百年辉煌的时候,这個国家哪怕再烂,其实都是有铁杆的支持者的,这场危机对于大英帝国说,看似摧毁了帝国的“不败金身”,但却将整个英国的斗志激发出来。
在战争结束的第二天内,英国首相格莱斯顿就发起了国情咨文,在这次的会议中,他如此说:
“先生们,发生在远东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