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四十年代的新移民下
河间第二职业学校,一所在当地主要培养汽车,电器类技术工人的学校。
这种学校在大汉很常见,毕竟汉国的教育体系最核心的地方就是职业教育。
大学教育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是职业教育的补充,而不是主流。
按照当初龙武二十七年发布的“劝学令”来看,基本上一个智力健全的汉国人,都至少要完成小学教育,任何阻止他人或小孩完成小学教育的人,都将以抢劫论处,处于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惩罚。
虽然这项法律被很多人斥责为“伤害自由”,是一种强迫式的法令,但恰恰是这项法律,让汉国拥有了全世界最多的中学生和小学生。
这些庞大的中小学生又在层层筛选下,也衬托出了世界第一的大学生。
而这些大学生又帮助汉国完成了科研上的各种突破,成为了当今世界,拥有专利结束最多的国家。
所以就像汉国教育部长周锡说的那句话:
“大汉的强大早在小学课堂和劝学令中,便已注定了!!”
“教育,才是一个帝国,一个国家的根本,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教育!!”
龙武十五年,刘鹏发表于西京日报中的一段话,也是这段话,开启了汉国长达几十年,不间断,巨量的教育投入。
而到了如今,汉国每年的教育投入占到了内阁财政的百分之十,地方财政的百分之五。
每年加起来的资金接近九亿华元,这笔钱相对于一支本土舰队,每年用一支舰队去办教育,在如今这个世界,也只有大汉帝国了。
……………
“滋滋………”
戴着黑色电焊眼镜的张海潮低着头,用手中的电焊枪,焊接着一块用来实验的钢板。
钢板上的缺口无不表明,这块钢板到底已经经过了多少人的手,都已经被焊的面目全非了。
而在他周围则站着一样拿着电焊枪,不断发出火花的少年。
张海潮所在的河间第二技术学校分为初中和中专,算是一家综合性的技术学校。
(算是一种对新移民的优待,满岁数可以提前录取,只不过有些累罢了,毕竟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