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斗村,必须成立玉米种植基地。”

    冯家栋从满斗村离开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想明白了。

    现在说也只是给毛长海透露一下自己的想法,让毛长海之后跟乡党委班子讨论的时候,过一下会议。

    “这个…”

    毛长海有些为难,因为满斗村在去年的时候,就已经被杨东规划好了,要成立水稻基地,花大力气把水稻产量搞上去,至于旱地则要集中起来种菇娘。

    菇娘,一种水果,这个水果价值很高,营养也很丰富,但是非常挑土质的土壤。

    而满斗村的旱田土质比较好,最适合种植菇娘这种作物。

    由县里聘请专家,为老百姓普及种植菇娘经验,也会找其他一些有菇娘种植经验的农民来推广。

    杨东给他们算了一笔经济账,同样是旱田,满斗村种植一晌地玉米的净利润大概是七千元到八千元左右,但是如果种植一晌地的菇娘,净利润大概是两倍到五倍。

    至于为什么跨度这么大,是因为菇娘每年的收购价格不一样,其次也区分地膜菇娘和棚膜菇娘两种,这两者成熟时间不一样,越早越贵。

    差的时候一斤菇娘大概是五到十元的收购价格,但是贵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三四十元一斤收购。(东北特色水果,其余地区不了解,大家可以讨论一下菇娘)

    杨东的规划,他们全乡的领导已经在内部讨论过了,然后早就全票通过了。

    这个时候冯家栋说满斗村要成立玉米种植基地,自然就跟杨东的规划冲突了。

    这就不禁让他有些紧张和忐忑。

    因为县委书记是最高领导,要是县委书记做了规划,万一真的通过了,从此满斗村就只能种玉米了。

    问题是种玉米真的赚钱吗?

    如果真的赚钱的话,为什么以前种了这么多年,还是这么穷那?

    毛长海没有接话茬,他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冯家栋。

    “到乡里了。”

    冯家栋笑呵呵的看向乡党委的院子,然后快走几步进去。

    宋晓峰看到毛长海在后面脸色不太对劲,笑道:“长海儿同志,玉米种植基地,你们可以考虑一下。”

    “利国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