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 第2692章(2/3)
也不会挨饿了,绝对不能放弃。

    第四篇则是农业研究院院长宋应星撰写的,里面罗列了中南半岛诸国的气候以及诸多经济型作物,诸如水稻、果树、橡胶、漆树等等,每一种的生长周期、价值等等。

    看的众读书人们怦然心动的同时也神色凝重,他们都是读书人,自然是从这册子中看出了朝廷对中南半岛的重视,越是重视越是意味着他们下乡工作的重要性。

    敢在这上面闹幺蛾子,别说县里了,州府官员都不会放过他们的。

    众人拿着册子,带着军士快速进入周边村庄之中。

    ……

    南阳府桐柏县,七月中旬虽然不是秋收的季节,但百姓们依旧在田间忙碌着,可此时都被村老或者里长叫了回来,围聚在村头。

    头戴纶巾的读书人、腰悬轻刀的军士,怎么这两类人都无法走到一起,可偏偏现在就是在一起了。

    “诸位父老乡亲,想必都知晓前几天城中传的热闹纷纷的朝廷要迁移百姓去中南半岛的事儿吧,此次我们是奉知县大人之命前来为诸位讲解迁移事项。

    一会儿……”

    “等一下,老汉听说是自愿,去不去的我们自己衡量,你们来做什么?”

    被老头打断了自己的话,秀才也不生气,依旧平淡道:“大爷,您老别着急,的确是自愿的,但朝廷给了什么条件,我们得给你们讲清楚,然后你们再决定去不去。”

    秀才说完,轻咳了几声,又酝酿了几息:“父老乡亲们,这安南自先秦时期就是大明的,大明一朝更是交趾布政司……

    大明设置了三宣六慰,这些曾经都是大明的疆域,缅甸不仅占据了,而屡次攻打……

    你们所说,我们要不要拿回来?要不要迁移百姓去同化,防止宣宗时期的那种情况在发生?

    若是不彻底同化,等他们再次反抗,举起屠刀屠杀我们怎么办?

    所以,迁移是势在必行,诸位父老乡亲们,这事关大明国策和未来,你们要不要支撑?”

    秀才高声宣导,讲的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都要去,结果换来的却是百姓们看猴的眼神。

    这让他很是尴尬,脸色涨红,挥舞的双手无处安放。

    村老强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