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 第2835章(1/2)
    而且我们也不能光靠商队,百姓们自己也可以用独轮车推车进城。

    朕还在想,等过几年将路引制度放宽松一些,从百里放宽到三百里、五百里,三种原因之下,现在的官道实在是有些差强人意了。”

    “陛下,您说的这些臣都知道,也认可陛下的想法,可、可……”

    毕自严摇头苦笑:“可这不太现实,秦直道的修建主要是三点,一是工匠和百姓、二是钱财、三是技术。

    工匠和百姓对如今的大明来说不算什么大事儿,只要管吃住和再给点工钱,别说三十万,就算是三百万问题都不大。

    首先是技术,秦直道的建造技术不算难,主要是夯土技术,分为四层,最下层是生土层,这是跟选址有关系的。

    所经之处大部分都是黄土,这层黄土生黄土纯净,质地细密、坚硬,不少地点夹杂有大小不等的礓石,用石硪夯打。

    上一层则是路土碾压层,厚度为一尺左右,也是夯实,再上一层则是自然堆积层,厚度在一尺到两尺之间,最上层为耕土,厚度依旧是一尺左右。

    最上层的耕土则是采用熟土筑路技术,工匠们将生土碾碎后焚烧,再拌上石灰、黏土和沙子,最后将煮烂的糯米浆汁倒入,组成了三合土灰浆。

    这种灰浆强度更大、韧性更好,还具备优良的防水性能。

    为了防止长草,工匠们在里面掺杂了掺入盐、碱,所以秦直道上基本是没有杂草的。

    为了让四层土结合在一起,在筑造的过程中用拐子打拐眼,穿透四层,用会浆粘和。

    这个技术对我们来说也不算难,难的是第二项,所需银子。”

    说到这里,毕自严眉头紧锁,额头青筋微微跳动显示着内心的不平静:“修桥铺路对百姓是利好的,哪怕是免费,只要有口饭吃,百姓们也会相应号召的。

    秦直道才一千四百余里,可我大明算上辽东和朝鲜已经确定的县城就有一千七百余座了,再算上中南半岛等等,至少两千座。

    民间有话‘县搭县,四十半’,也就是说大明县城之间的距离基本在四十里左右,远点的在百里以上,府与府之间的距离在三百五十里左右。

    而一座县城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