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话后,带着斗笠的汉子掏出两锭十两的银子放在石桌上,然后转身朝着院外走去,两人立刻起身,朝着汉子躬身行礼。
好一会儿后,两人站直了身体,脸上笑意绽放。
成为评报人是他们的本意吗?
当然不是,因为锦衣卫主动找上了他们,每月从锦衣卫那边领取二两银子的月钱外,酒楼茶馆的打赏也归他们自己,除此之外表现的好也会安排其它的工作。
工作轻松,好吃好喝,每月至少七八两银子的进项,除了容易挨骂外,没其他的事儿。
作为两个屡试不中且年龄已经颇大的读书人来说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了,不答应才是傻。
话又说回来,即便不给这些好处,锦衣卫找上你了难道还有拒绝的权利吗?
“老刘,你先别笑了,怎么选择?”
“随军去西域吧!”
刘老三沉吟了几息后给出了答案:“柔佛半岛已经归附,苏门答腊也是早晚的事儿,
但那都是各大势力在相互倾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发生各种争斗,我们的安全得不到保证的。
朝廷出征西域都是朝廷的大军,战力毋庸置疑,在强大战力的震慑之下,我们的安全有保证。
再说说未来的选择,我倾向于留在当地直接成为屯田官或者库大使,原因有两点。
其一,调到江南之地成为胥吏,环境虽然好了一些,未来可以凭借努力晋升,脱离了锦衣卫评报人的身份,我们这个年龄和大学出来当胥吏的那群人是没有竞争力的,
或许只能在胥吏的位置上呆一辈子了,哪怕是能晋升,也只能局限于末流官员了。
既然如此,那为何要走那么多弯路,而不是留在西域直接成为末流官员?
其二,朝廷为什么要远征西域?叶尔羌、吐鲁番虽然近些年没有朝贡了,但也没有怎么袭扰大明,他们的商人更是将进入大明的商路称之为‘天路’,
以朝廷这些年对外的战争来分析,若非西域有足够吸引大明的利益,朝廷不可能会如此大的举动的。
既然有重要的利益在里面,那么等打下西域之后肯定会彻底的同化掉那里,这就需要迁移很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