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备的地盘却横跨扬州、豫州二地。
似沛国汝南等地,刘备占据合情合理。
可九江以及庐江那几个县,却不在刘备的管辖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刘备要想名正言顺的待在淮南、夺取江东,最好的办法是转为扬州牧。
那样的话,刘备南下江东就有了大义支撑。
但这样又会出现一个问题,刘备转成了扬州牧,那沛国、汝南等地又变成了刘备的管辖范围之外。
故而两全其美的办法,是让刘备麾下之人担任豫州牧,刘备自领扬州牧。
而谁担任豫州牧同样也是一个问题!
州牧不是说表就表的,资历、名声缺一不可!
刘备麾下众人几乎无人可领州牧之位,即便秦瑱和关羽、糜竺也不够资格。
秦瑱是因为之前没有太大官位,关羽、糜竺则是更不显其名。
除了二人之外,张范、郑浑倒是够资格。
但这二人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刘备的人。
因而刘晔出使之前,必须先确定刘备的意向。
但刘备对此,也是一阵苦恼,不知谁人最为合适。
可这时,秦瑱却对刘备笑道:
“既是无人可用,我军便可招募,我荐一人,或可一用!”
刘备闻之,自是忙问何人。
秦瑱顺势就对刘备笑道:
“其人算起来,亦是主公同宗,名为刘馥,字元颖,乃沛国相县人,如今于淮南避祸,正当请来一用!”
说起刘馥其人,那也是曹魏名臣之一。
在原本历程中,曹操定淮南之后,因为此地局势糜烂,难以治理,就派了严象为扬州刺史。
此严象非彼阎象,乃是河南名士。
可惜严象来了之后,还没成事,就被孙策所置的庐江太守李述所杀。
彼时老曹正在和袁绍互掐,无奈就再度任命刘馥为扬州刺史。
刘馥也是个能人,一领命就单枪匹马来到合肥,于此建立了扬州的新治所,以这里为根基,抚平了梅乾和雷绪等部。
在任数年大行恩惠与教化,收纳流民,恢复了扬州的元气。
又筑高城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