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大过,岂能杀之。”
“不如这般,我知卿深恨不敬之语,我将此人调往河东主政。”
“现在大战正是用人之际,此人也可御使一方。”
“待得来日败了袁绍,文若再行依罪论处,吾不阻也!”
他这话就属于服软了,我知道你看董昭不顺眼,我把他先调走行不行?
只要你能助我稳定大势,击败袁绍,来日你怎么做都行!
荀彧听得此言,自知曹操不愿杀董昭,但他也知道,曹操肯调走董昭,已然是极大退步!
而他也没指望曹操真把董昭怎么样,只要老曹不在听董昭之言即可!
如此想了一会儿,他便点了点头,这才站直道:
“如此也可,实则在下并非厌恶董公仁!”
“只因此人言语太过,不敬天子,于曹公无益。”
“曹公如是疏远这等小人,彧自不敢过多赘言!”
“然则昔日围猎之罪,却不可免,曹公当随我入宫请罪!”
“待天子恕罪之后,在下自当助力主公迁都!”
他觉得董昭虽然是放了,可你老曹触怒天子之罪,还是得去道歉。
不然你前期竖立的周公形象,便会崩坏,刘协也肯定不会原谅。
所以一切根源,还得转到和刘协缓和关系这一块!
然则曹操见他如此得寸进尺,心中自是越发不悦。
心想起身呵斥一顿,可现在确实离不开荀彧。
但要他去给小皇帝道歉,他心中也有些难以接受。
毕竟,刘协是董卓立的新帝,得位本来就不正,要是没有他曹操,刘协顶多就是一傀儡。
可现在倒反天罡了,他曹操拥立天子,好处没多少,反倒给自己认了个爹。
若是刘备崛起势头太猛,他曹操岂会受这等屈辱?
思来想去,老曹只觉心中一闷,强自挤出了一抹笑道:
“罢了,既是文若如此规劝,操岂有不应之理。”
“但吾惧天子恐难原谅,不如文若先行入宫。”
“待文若得到了天子之令,操再行入宫却也不迟!”
荀彧看他没有直接拒绝,顿时感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