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弃暗投明 > 第三百一十三章 高炉炼钢,改制军械(4/6)


    但他一说罢,黄承彦便在旁抚须一笑道:

    “此坊还算是小的,孔明想必未曾去过石头城!”

    “秦君于此置钢铁所七座,日产可达两余斤,月产五十余万斤。”

    “与之相比,此处只作为实验之所,规模不大!”

    诸葛亮一听,更是大惊失色,月产五十万斤,这得锻造多少军械?养起多少大军?

    思虑之间,他又想起周瑜刚才给他提起的转炉炼钢,忙道:

    “那若是换作先生现在研制的新法炼钢,又能产出多少?”

    而秦瑱直接就甩给了他一个数字,预计增产十倍。

    实际上诸葛亮之所以惊讶,他自然能理解。

    毕竟汉朝时期钢铁产量一年也就在一两万吨左右。

    他现在设立的工坊,如果能增产十倍,那一年就是六千万斤的产量。

    换算下来,光是他在石头城设置的工坊,年产量就能达到了整个大汉的水平。

    可即便如此,秦瑱也嫌产量太少,不够用!

    毕竟钢铁是工业之基,没有钢铁就难以增进生产力。

    一年两万多吨的产量看起来不少,实际上洒下去,也就是一场毛毛雨。

    别的不说,光是远洋舰船,就是耗铁大户。

    他也不求增长多少,只求能增长到上百万吨。

    这样以后获取东南亚的橡胶之后,就能顺势点亮蒸汽科技。

    那样,时代的进步便会如洪流一般,再不可阻挡。

    与之相对,改革军械,只不过是附带而已!

    但见诸葛亮如此感兴趣,他又带着诸葛亮来到炼钢坊不远处的打铁坊中。

    一到此处,便听坊内金鸣之声响个不停,显示其中忙碌。

    而其内精壮的汉子于其中来来往往,虽已近秋季,却仍旧燥热不堪。

    只见一个个工匠不停将铁水加热,然后灌注模具之中。

    滋啦一声,随着一阵水汽升腾,铁匠就开始不断敲打。

    诸葛亮作为士子,以往是很少看到这些景象的,此时入得坊内,见此地形貌,便是奇道:

    “先生于铁坊炼钢,又带在下来到此处,不知何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