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弃暗投明 > 第三百一十四章 兵发夷洲,江东来信(2/6)
军需要去捉拿周边夷人的需求,秦瑱想起了西方的锁子甲。

    这种甲实际上防御力比不上鱼鳞甲等重甲。

    但重量却比普通扎甲更为轻便,全甲最多只重十三斤。

    却能比鱼鳞甲更好的防护身体薄弱之地。

    而现在周边异族低下的生产技术,压根对这种铠甲造不成威胁。

    所以他便将锁子甲钦定为海军专用装束。

    诸葛亮看完了一圈之后,不由暗道如此下去江东恐怕会成为他们最坚实的后勤基地!

    从粮食,再到军械制造,会逐渐成为产业!

    即便天下一统之后,这些产业也会继续发展壮大。

    直到让江东成为一个新的兵家必争之地!

    不过在看了一圈之后,他也意识到一个问题:

    “吾观现在于此所制工坊,工序都颇为繁杂,需要大量人手。”

    “如此发展下去,凭江东的生产力当如何供应彼等?”

    简单来说,他注意到秦瑱发展的这些都需要大量劳动力。

    且这些劳动力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和剩余价值。

    依照秦瑱的生产力和劳动关系的理论,这些东西就算负资产。

    不想淮南发展的工坊,这些东西规模越大,消耗的资源也会越大!

    他们兵马是强了,可却会极大的影响经济发展。

    以往其他大州都难以供应的东西,江东怎么能支撑起来?

    须知江东生产力低下,不能支撑这庞大军工的体系。

    即便可以支撑,每年消耗的粮食,也会使得江东再难对外征战。

    这显然和秦瑱锐意扩张,继续征战的理念相悖。

    故而他很疑惑,秦瑱要通过什么办法来维持这些工坊。

    而秦瑱面对诸葛亮提出的问题,自然是一阵欣慰。

    能注意到这些东西,代表诸葛亮还是认真学了后世经济理论的。

    见其不解此事,他又带着诸葛亮来到了坊外,指着远方劳作的夷人道:

    “所以,我军才要不断地征战四方,捕获大量夷人奴隶。”

    这里,秦瑱又给诸葛亮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