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报!”
“哦?”听到粮草二字,曹操便露出了欣喜之色道:
“不知文若于后方一共筹集了多少粮草?”
而他一问话,郭嘉则是露出了一脸忧色道:
“一共仅有五万石,不足我军一月之粮!”
郭嘉话音未落,曹操便是虎目一瞪,恼怒道:
“自我催粮及今,已过去十余日,如今军中粮草将尽。”
“何以只发五万粮草前来,这叫吾如何坚守?”
“若下月再是如此,待得粮至,我等将饿死此地矣!”
“主公息怒,此非令君不尽力,实是形势如此!”
郭嘉见他恼怒,即唤作一脸正色,对其拱手道:
“虽说我军去年粮食丰收,然则前年大旱,存粮本就不多!”
“去年又伐南阳、西凉、河内三地,转战千里,粮草早已见底。”
“从去年七月至今,数万人连战不休,百万斛粮草皆已耗尽。”
“故而即便是文若兄再能,也无法凭空变出粮食。”
“似这五万石粮草,还是文若兄各处筹措方得至此。”
“主公便苛责在下,苛责谁人,也不当苛责文若兄!”
曹操听得此言,自也能感受到荀彧在后方的压力。
实际上他知道荀彧现在面对的情况比他还要复杂数倍。
因为他只是在前线征战,荀彧却是要保证十数万人的后勤。
这种工作极为繁杂,只有荀彧一个人才能担任下来!
可他现在不恼怒不行,袁绍现在即将南下,如果粮草不够,那他就面对全线溃退的下场。
见得郭嘉如此模样,老曹思虑了片刻,便沉声道:
“实则吾亦不愿苛责文若,实是现在我军无粮如何战之?”
“想来此地距离许昌太远,文若运粮困难。”
“不若再退一步,至陈留防御,不知奉孝以为如何?”
既然粮草不够,那他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后撤,缩减自己的补给线,拉长袁绍的补给线。
不过他这个想法刚一说出,郭嘉便坚定的摇了摇头:
“不可再退,官渡乃是我军中原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