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回去无法交代,他索性暗道:今番死矣,死国可乎?
思虑之间,他便取过士卒手上长矛,朝着张辽即迎上前来。
二人战在一处,只听金鸣之声不断作响,文聘奋起,竟有意以命搏命。
因他知道今天多半是死,既然兵败索性帮刘表再尽一次力。
可他显然是选错了对手,因为他面前的战将不是别人,而是张辽张文远。
无论是在演义还是历史上,张辽都是智勇兼备的大将。
但相比起其统兵之能来说,张辽的武力值是被低估的。
须知在历史上,曹操被困白狼山,身边只有少量兵马却遭遇大量乌桓军队。
是张辽力排众议,带着少量兵马万军从中斩杀蹋顿,击败了数万乌桓大军。
再后来的淮南,也是张辽带着八百人登锋陷阵,击退了孙权,斩杀数十员战将。
此时他来捉拿文聘,自然想获全功,将其生擒回去领功。
见得文聘以命搏命,他便保存实力,硬生生接了文聘数十合。
直到文聘力尽,他方才施展全力对敌,刀势极为凶猛无匹。
文聘本以为张辽武力不行,岂料张辽竟然保存了实力,一时不备,便被拍落马下。
擒获文聘之后,张辽自是大喜,带着文聘便朝着西陵城内返回。
此时,西陵城内的战事已经结束,刘备也带着众人进入了城中。
由于黄射的带领,加上文聘并未及时反攻,导致战事一开始就一边倒。
在黄射的劝降之下,大片大片的士兵放下抵抗投降了刘备。
所以刘备这一战只用了两千余人的代价,就夺取了西陵城。
降兵加上俘虏超过三万人,其中还有留在文聘府内的伊籍。
实则在此之前,刘备并未听过伊籍之名,然则在见面之后他便意识到这是一个人才。
爱玩三国志的兄弟大都知道,游戏之中有一个数据名叫相性。
当相性不合之时,人才就十分难以招募,而相性相合那招募难度就会降低。
如果说秦瑱和曹操是相性相冲的话,伊籍和刘备就是相性契合的那种。
但在刘备放出了想要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