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的意思之后,伊籍却忙对刘备摇了摇头道:
“在下虽仰慕明公之仁义,可年少时却受得刘景升照顾。”
“蒙得明公不弃愿意收录,然则此恩尚在,在下却不敢背之!”
刘备闻得其言,不仅不恼,反倒越发看重,当即对伊籍笑道:
“卿乃君子,备不当强求,既不愿降,吾亦不愿囚之,可速离去!”
伊籍见刘备要将他放了,一时感动不已,但他却也不走。
“将军便不囚,乃是仁也,在下现在若去,乃违仁道。”
“去之又与将军作对,乃是不义,再下不愿为不仁不义之举!”
刘备看他气度不凡,越发欣喜,索性便将其留在军中。
待处理完了伊籍之后,他又询问主将文聘的具体去向。
说实在的,这一战文聘的表现让他极为看重,有意收之为己用。
可负责捕捉文聘的张飞见之,却行出列来,一阵惭愧道:
“小弟将其围在府内,不意此人翻墙而去,独有伊先生在府。”
刘备听着走了文聘,自是叹气不已,心想去了文聘来日必要大战。
这还不止,他们日后却再难有这一次这般容易抓住文聘的机会了。
然则他正在感慨,却听人来报道,言说张辽已擒获文聘前来。
听得此信,刘备大喜,忙令人请张辽带着文聘一同入内相见。
待张辽压着文聘入营,刘备便上前拉着张辽的手笑道:
“吾以三弟围困其府,却叫此人脱去,文远安得又将此人擒回?”
张辽急忙将之前发生的事情连忙说了一遍,又解释道:
“因彼时此人已经出城,在下报之不及,便待数十骑往追之!”
他本意是不想让张飞误会,可刘备听他带数十骑就将文聘抓来,便喜道:
“以往子瑄常谓某云,文远乃为大将之才,今日方可见也!”
一番言语说罢,他便以功劳任张辽为牙门将军,为此战首功。
封赏之后,他便又问文聘愿不愿降,文聘听着却是一语不发。
如此劝解之后,见文聘没有说话的意思,刘备又是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