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死惊开的八门位置,但尚未找到机会反击,只能继续紧守门户做好本分。
俞大猷几番固守徐渭也渐渐熟悉了他以棍法防守的套路,出招更加刁钻难测,专攻他薄弱之处。俞大猷困守之势已露缝隙,徐渭攻破取胜已是时间问题,徐渭越攻越猛,招式越攻越急。
险境露败之中,俞大猷却未焦躁,依然凝神定睛寻找徐渭招式破绽,但徐渭笔法招式太过飞扬天成,写的也尽是他自己的诗文,难以预判,直到这一句好似有些眼熟……
突然,长生在一旁脱口而出道:“往往弯弓上马鞍?”
徐渭闻言不由一惊,他之前看长生呆头呆脑天赋平平,全然不把他放在眼里,现下自己取胜在即,连俞大猷他都等闲视之。这小子竟然能认得出自己的快字妙招,在自己招式未半之前抢先说破余招。
未及徐渭变招,俞大猷风驰电掣一棍挡在他东北方艮宫生门之处,拦住徐渭身法去路。一剑横劈,自他西北方乾宫开门之处而来,反将徐渭包夹围住,脱了他八卦之困,朗声微笑道:“但有生去无生还!”
开门生门皆为吉所,上乾下艮以退为进、伺机而行!俞大猷厚积薄发这一招恰到好处。
徐渭一味急攻,心下暗操胜券更无防守,这一招又被俞大猷抢在先手。他情急之下匆忙又变,一笔点开了俞大猷侧来之剑,但步法身子已经撞在了俞大猷的棍鞘上。
此时两人又离得极近,徐渭已点开俞大猷剑锋,虽然身形受制,但他兵刃更短速度更快,咫尺之间更有优势。强敌在前执念争胜,徐渭心中瞬间闪过一丝肃杀之意,一笔猛攻,直朝俞大猷前胸而去。
俞大猷岿然不动,千钧一发之际手臂不转手腕转剑,“夺帅”在手中向上转了个半个圆圈后反持长剑,剑身横架在徐渭的肩膀直到他脖颈,剑锋挡在了自己胸前,“兰渚”撞在剑上改道,笔尖刺进了俞大猷左肩皮肉,双方都瞬时停手,上官莫茹和长生都惊叫一声。
俞大猷淡然道:“初九,潜龙勿用;九四,或跃在渊。庄主,在下承让了。”说罢将长剑收起,全然不顾肩头伤势,他身子如山般巍峨耸立,渊渟岳峙威风凛然,令人顿生仰慕敬佩。
俞大猷虽然肩头受创,但方才他长剑已经架在徐渭咽喉,如他杀心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