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山河长生 > 第二十六章 倚剑青峰破阵枪(二)(2/3)
不畅就难以跟西洋交易,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药材就得靠丝路驮过去,如此耗时耗力不说还收入不高。

    再加上倭寇和假倭屡屡登陆骚扰百姓,百姓的税赋之重已经很难很辛苦了了,现在还时时有着性命之忧,如此朝廷的财政更会陷入崩坏。

    诸将好好想想,这些难道不是尔等的责任吗!”

    赵文华虽然步步紧逼强人所难,但是这话站在高处却是说的没有问题,陈璘等诸将校军官也是无言以对。

    俞大猷道:“既在为位当谋其政,俞大猷上不能解君父之忧,下不能护百姓安定,尸位素餐深自惭愧。

    内阁旨意既然已经下达,本将自然会竭尽全力,若逾期不能剿灭倭寇,俞大猷是军中主将,自然会承担一切罪责与一众将士无关。”

    赵文华道:“总兵大人果然识大体顾大局,此战只要成了那便是不世之功,千秋万代名将录里您俞大猷都是流芳百世的抗倭大英雄。

    我也跟您透个底,内阁说了务必要快速出战速战速决,北面俺答刚刚退兵,国库里实在是左右支绌。严阁老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之所以限定两月期限也是因为朝廷现在的钱就打得起这两个月,到时候您再想要粮饷,再给陆太保写信,朝廷也拿不住来。”

    俞大猷虽然不知道赵文华此话真假,但是朝廷现在国库空虚他倒是确实有所了解,胡宗宪曾就与他说过此事,陆炳也在给他的信中有所提及。

    俞大猷又问道:“敢问监军大人,这旨意只提到了我却没有提到胡都堂(胡宗宪),我虽为浙江总兵指挥前线将士,但是东南的一应军务都是由胡都堂所揽,不知这旨意都堂大人可有收到?”

    赵文华道:“胡都堂自然也收到了旨意,不过并不是剿倭的。前不久胡都堂的公子在淳安县因为不满当地的招待打了驿丞,结果反被当地的县令海瑞给抓起来打了板子,引起了一些不好的影响。

    一些朝中的御史言官趁机大做文章纷纷弹劾胡都堂,内阁商议之后觉得现在这个风口让都堂大人领军会再招致非议口舌,所以下令要求都堂大人这段时间好好反省教子,只处理东南几省政务上的事情,好像是还要忙什么改稻为桑的事情?(此句无任何剧情意义,只为致敬《大明王朝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