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舒服了。
小型无人机拼的是创新能力和产业链。
这点国内已经有些落后了。
但大型无人机主要靠技术储备。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以布洛林为代表的航空产业虽然有没落的迹象,但还在强撑着。
如果非要拼一拼,他们觉得自己还能与之一战。
摆在眼前的这份草案,就是一颗速效救心丸。
怀特曼第一时间带着草案来找布洛林也不完全是因为利益捆绑。
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布洛林的公司有技术储备。
“我记得你们之前有过一个空天飞机的项目,对吗?”
“对,37号项目。已经比较成熟了,但钱的关系,后来有些搁置。”布洛林点头道。
“现在可以重启了,你们比其他公司领先很久,稍作无人化的改造,就是这个项目最有利的竞争者。”
布洛林倒是觉得没问题。
37号项目原本是一个空天飞机的验证机方案,各方面表现还不错。
但随着太空战略的放缓,这个项目一直没有找到金主,所以后续的研发几乎处于停摆状态。
现在国防部重注下押重返太空计划。
一旦拿到这个项目的标书,又是源源不断的经费投入。
不说项目能不能搞成,利益肯定是有的。
所以他很有信心:“37号项目参数确实不错,12米机长,8吨重,只有升力系数差一点,15左右。”
“15不行。”怀特曼第一时间否决。“这个项目其他公司也会下重注,15没有竞争力。”
布洛林说的数据还是项目停摆之前的数据。
每过一年,技术的发展是指数级的提升。
其他公司立项的话,一定会拿出比这个优秀的升力系数。
即便怀特曼已经给了布洛林一定的支持,但布洛林自身也要优秀,否则潜规则不能保证万无一失。
可布洛林有自己的难处:“毕竟是空天飞机,技术难度很大,就算我们重启实验室进行攻关,需要的时间大概也会超出预期。”
怀特曼一个劲的挤眉弄眼:“谁让你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