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开业,他们最终卖了一百来件羽绒服,准备了好些天,如今,也只剩下不到二十件了。
赚了钱的张宛娘喜滋滋的,本来羽绒服生意是花青颜在管的,她想着自己只是借了地方帮她卖,结果现在也积极了起来。
赶忙督促家里人继续囤积鸭绒,做起来。
只是,羽绒服所需要的绒毛量已经渐渐多于手撕烤鸭所供给的毛量了,不知道后续该怎么整。
当晚,花青颜却跟张宛娘签订了一份契书。
婆媳俩没有斤斤计较,算得太清,花青颜想让他们过上更加富裕的日子,自己也觉得轻快省事不少,所以没有太当回事。
但羽绒服所赚得的毛利最后六四分是必要的,花青颜六,张宛娘四。
因为花青颜提供了鸭绒和羽绒服这种设计,而张宛娘则带着丫鬟绣了花样在上面,还负责售卖。
如今,带着人做羽绒服也是她在负责,自然,工钱也是她给。
这倒不是很多,因为用的是宅子里那些下人的兼职时间,不算做主业,所以跟主业肯定没得比。
但也是一份外人不敢想象的收益。
主要也是花青颜各种张罗生意,连带着他们这些下人虽然也各种忙碌,但赚得也很多。
其他的绣品生意所赚的钱自然都是张宛娘的,虽然没有羽绒服卖得多,但羽绒服带响了她张氏绣铺的名号。
来的人多了,有钱人也多了,自然而然便看到她那些不俗的绣品。
短短几天,张宛娘的绣品赚了大几十两不说,羽绒服的分红也拿到了二百五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