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看底款的永乐年制也要小心。
为什么呢,永乐的瓷,一般价值都很高,咱们得想想,这件好东西,怎么行家没捡走,反而落我手里。”
图乾算是福缘深厚了,清三代的东西都几百件了,可永乐朝的东西,算上这次海捞,满打满算,才三件。
有款的更是只有两件。
永乐朝是最开始写款的时期,但也不是都写款,大部分还是不落款的。
落款的本来就少,传下来的数量就更有限,目前又多在国家博物馆,市面上流通的很少。基本上出现就被秒。
图乾这两句话一说,观众都说是假的了,有的说有贼光,有的说杯子太大一眼假。
瞄了几条观众的发言,图乾摇头笑道,
“这杯子仿的可以说是十分接近真品了,无论形制、青花发色、釉面都极为相似,不是专业的真的不好辨别真假。
咱们普通人是不是就没法判断呢,唉,我这有个小妙招。
这不同的器形,肯定都有它独特的特点,也相应的,都有鉴别的办法。
首先要知道,这是个什么杯,也就是确定器形。
有的观众朋友说太大,不对。林总你用虎口掐它,看看是不是刚刚好。
是吧?这叫压手杯。它大小适中,与虎口贴合良好。
压手杯压手杯,端在手里肯定要有分量,所以才能叫压手杯,林总你这只杯子是不是没有压手的感觉?”
林帅已经知道杯子是假的了,他也不生气,反而还语气轻快地道,
“确实,拿在手里轻飘飘的。”
图乾继续,“压手杯之所以压手,是因为胎体做的厚实。
大家要知道一个知识点,那就是从隋朝开始,我们瓷器的发展,就开始追求轻薄了。
尤其是到了明清,瓷器是越来越薄。
那为什么压手杯还要做的厚实呢,这当然有他的功用,那你就是暖手和保温。
压手杯杯壁的厚度,要达到达到既不烫手,又能比较好地保持杯里面茶水的温度,这是很难的。
所以烧造成功的数量极少,存世的就更少。
林总的这只杯子哪里仿的都好,就是薄了些,起不到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