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后勤一事,由一些妇人和年纪大的老汉负责。
即便近几日雨势不减,他们却一改前几日的落寞,各个步履匆匆,都在为河道一事出力。
不仅是为了能混口饭吃、挣些银两,更重要的是,若这河道改好了,以后受益之人就是他们!
因此,他们听从上头管事的传话和消息,认认真真做事。
我带着人来查看情况时,只见傅先生双目闪烁精光,精神十足,全然不减年老体弱之态。
隔着微弱的雨势,他朝我解释道:“大人您瞧,到时候河道从这边一分为二,到时候便能缓解原先河道的压力,而这边的流水浇灌这处的大地,又能够滋润土壤”
闻言,我点点头。
这原先的计划他已经和我说过,只是看着眼前的画面,我心有所动。
蜿蜒崎岖、露出底下泥泞土地的河道上,数百个穿着蓑衣的汉子挥舞着手中的锄头或是其他器物,用力一挥,挖出泥泞的淤泥,双脚因施力而深深|插|入土中,鼻间呼吸粗重,面色涨红。
若当真事成,分流治好水患,那此事便可以彻底解决了。
不会再有人想着活祭童男童女以此取悦河神。
不会再有人因水灾来时,哀嚎痛哭,背着全身家当,在自己背上印出深深的烙印。
不会再有流民哭诉自己无家可归了
有股热意缓缓涌上心头,我心中一沉,郑重地抓紧傅先生的手:“若事成,百姓不再受水害之灾,大人您便是上安县天大的恩人。”
这手瘦弱,几乎只有一层粗糙的老皮。
可这手又十足坚毅。
扛起了上安县那么多人的性命。
傅先生动容且感叹:“这何尝不是在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