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久久无法平静心情。
接着,他匆匆出门去了。
江婉等了又等,直到傍晚时分才等到他回来。
“师傅,您上哪儿去了?”
李缘低声:“我去取了点钱,给小林汇过去,让她先度过眼前的难关。”
江婉想了想,示意炕上的小方桌。
“我已经开始写书了。林姐熟悉我的文风,也看习惯我的字。我还会请她继续为我改稿子的。”
李缘点头,提醒:“有空就跟她说一声,省得她压力太大。”
三天后,杂志社关门了。
黄河水抱了一堆书回家,开始过上他等待许久却不期待的退休生活。
林新月则躲在家里,拼命写稿子投稿,卧室的灯常常亮到后半夜。
……
日子匆匆如梭,很快到了夏初。
江婉出月子后,出版社的工作便正式开启。
几本高考习题修了几遍后总算定稿,前后送去了印刷厂。
印刷厂是公家企业,厂长跟梅师兄是老战友,对李缘毕恭毕敬,答应一定保质保量完成。
出版社先垫付了一部分印刷费,也垫付了第一笔稿费。
李缘担心问:“小婉,你身边的钱够用不?”
“暂时够。”江婉答:“子豪留了一大笔钱给我用。我身边还有之前攒的最后两三笔稿费,撑一阵子没问题。”
李缘低笑:“印刷出来后,先运到新华书店卖。教育部的熟人已经跟那边打了招呼,一听说是高考练习题,很热情就应下了,说目前此类书籍仍十分短缺,有多少就会考虑上架多少。”
言下之意是,收益应该能很快回款,不必担心资金短缺此类难题。
不过,创业不可能一帆风顺,很快他们遇到了另一个难题。
从京都大学中文系招聘的三个新员工只有一个愿意留下,一个要回老家去等分配工作,一个则说她不喜欢编辑工作,想自己创作当作家,只剩下一位腼腆的小伙子。
小伙子姓孙,是京都本地人,家在城南那边,离心园不算远。
他说,他只能暂时留下,因为他父母希望他进单位工作,而不是私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