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肯让利,只需要一丁点就可以盘活富士康。
“不。”
陈星“不”字说出那刻,郭泰铭心脏猛然抽搐了一下,他刚想提高比例,却被陈星抢先一步道。
“市场该是什么价,你就开什么价格,至于那30,我需要你用它升级产能线,严抓品控,并提升工人薪资,完善社保,可以做到吗?”
代工费的这点蝇头小利陈星不在乎,他只在乎自家产品能不能保证质量产出。
要是富士康不规范生产,出了问题还是龙兴集团背锅,这是陈星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宁愿给市场价,要求就是富士康必须做好品控,以及提升工人的薪资待遇。
龙兴集团已经竖起榜样,以前他不能要求其他工厂一样做到提升待遇,完善社保,但现在有话语权了,替工人争取利益是企业家的本份职责。
郭泰铭眼珠子转了一圈,心中已经计算好利益。
陈星多支出的这30不仅可以为富士康的每位工人提高工资待遇,上齐社保还有盈余。
根据最新工人统计名单,富士康有57万人,57万人提高1000元工资每月会多支出57亿,上齐社保总支出不会超过12亿。
30的订单让利又何止12亿,加个零都不过分,毕竟龙兴集团目前是求大于供。
“没问题。”
郭泰铭直接应答下来。
用本该是龙兴集团的钱,攒自己的名声,何乐而不为?
“那等会议结束,张总和郭总有空就去趟深城,我们坐下来再敲定细节。”陈星淡然一笑道。
富士康拥有大量产业园,设备生产线也是最新的,再加上养活了几十万的工人,陈星并不会刻意去针对这样的一家代工企业。
再者就是龙兴集团的工厂也容纳不下几十万工人,生产车间和设备都跟不上。
一旦富士康没有订单大幅裁员,几十万工人背后,那可是几十万个家庭,这也是陈星不愿意看见的事情。
“好,感谢陈总的宽宏大量,不计前嫌。”郭泰铭算是打心底佩服陈星的行事风格,也羞愧当初在龙兴集团产能跟不上的时候茫然加价,两者格局真不是一个唯独的。
江守顺、蒋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