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主任这是从何说起啊?”陈向东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陈常务太客气了,做好事不留名啊。”
黄文古这才说起张万里的事,“我听说是你把张总劝去汪村镇的。”
“黄主任误会了,我是真的觉得汪村镇不错。
我到金山这段时间,在县里各乡镇也跑了一遍。
发现汪村镇是最适合打造成为一个经济强镇的。
所以我就想着看看能不能让张总先行前往汪村镇进行投资。
如果试点顺利,后续措施也更好跟上。”
黄文古听了陈向东的话,心念一动。
陈向东作为常务副县长,又得熊彦珩支持,他提出的经济规划肯定能行。
现在向自己提前透露,这是陈向东的示好啊。
黄文古又是一番感谢,这才满意离开。
陈向东同样满意,如果黄家也跟着一起投资汪村镇。
那么无论是对于自己规划的支持,还是对于劝说汪家,都是绝佳助力。
希望那个喜欢认孙子的黄老爷子不要阻扰才好。
陈向东回了自己办公室,把朱惜墨叫了过来。
“小朱,我让你去联系拆迁户,办得如何了?”
“回常务,劝说很顺利,大家伙都愿意支持。”
“嗯,那就让他们今天集体递交辞呈吧。”
“是!”
金山县常住人口众多,实际上县城并不大。
金山县城是在四面环山中好不容易劈出一块地方建造起来的。
逼仄、狭小,只容纳了不到8万人口。
剩下22万多全都分散在各个乡镇。
县城的产业也不多,更没有大型工厂。
虽然厂子都在孔家名下,但里面的工人绝大部分都不是孔家人。
陈向东让朱惜墨通过拆迁户,还有董建成的关系,联络了一大批工人。
由董建成和拆迁户们共同出面劝说,不少工人都选择了辞职。
当然,陈向东也承诺他们,等工业园区建造起来之后,他们都会得到一份工作。
有建筑经验的,还可以加入拆迁、建造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