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上了年纪能去吗?”
“我们只要五十岁以下的,年纪太大的,干不了庄子上的活。”
那老人闻言,长叹了一口气,“多谢徐管家。”
人群各自散开,几个人凑在了一处商量着接下来的打算。
“二娃、三娃,你俩年纪轻,徐管家肯定愿意要你们。
你们跟着徐管家去川府的庄子上干几年,存下些银钱,家里的院子就能重新盖了。
那时你们刚好到了成家的年纪,我和你们娘再给你们张罗一门像样的亲事。”
“爹,大哥比我们还大上两岁,他为什么不去?明明大哥比我们两个都要合适!”
“家里不能不留一个壮丁,你们大哥有一把子力气,正好留下来帮我忙田地里的农活。
而且,眼看着你们大哥今年就十九了,也到了说亲的时候了……”
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你们兄弟俩乖乖去川府的庄子上干活。
“媳妇,要不我也去川府的庄子上干活,干一年活,我们就能有些余钱了,家里几个孩子就不用再饿肚子了。”
“不行,当家的,你要是走了,我们该怎么办?家里没了顶梁柱,村里人还不把我们娘几个欺负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各家有各家的难处,拖家带口的,大多狠不下心,离开故土,离开父母妻儿。
一个时辰悄然溜走,徐管家和林师爷掐着点儿,再次回到召集众人的地方。
陆陆续续有不少人走了过来,这其中大多数都是汉子。
“徐管家,能算我一个吗?我既能下地,又能做饭。”
“大禾媳妇,你再好好想想,家里离了你,大禾和几个孩子怎么过日子?”
“我想的很清楚了,若我不去,家里几个孩子才是真没活路了。
大禾被山里大虫咬断了一条胳膊,为了给他看病,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
我再不抓住眼前这个谋生的机会,我们一家人就要饿死了。”
林师爷听完这妇人的遭遇,对她有几分怜悯。
“徐管家,川府到底路远,不知子车府可有其他铺子,若是有,可否让这位妇人不必千里迢迢去川府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