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
黄子澄和齐泰哼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允炆殿下知晓大明缺钱,便不顾辛劳,连夜为国奏对,陛下此举,着实不符德君之道。”
一一一二五三二零一一九五
“这…”傅友文冷汗涔涔,一时间也拿不出具体办法,面对朱元璋的雷霆大怒,他只能缄默,任凭朱元璋指责。
“此举无异于给外界透露信息,朝廷要抬高商贾地位,臣恐怕…”
“允炆见过两位老师。”
………………
另一边。
朱元璋走了,背影尽显萧索。
毕竟,天下人都看着呢。
“傻孩子,爷爷知道你为了咱好,可治理国家要是都能按照设想的去做,那爷爷该多轻松?”
朱雄英望着那落寞的朱元璋背影,鼻头越发酸楚。
“来人。”
傅友文有些踟躇,垂着头,一言不发。
反正现在土地兼并严重,商人地位又在抬高,那他们何乐不为呢?
人心贪婪,许多眼红的平头百姓,会抛开本职务农跟着去经商。
朱元璋依旧坚持道:“扯淡!商人才能赚几个钱?大明的根在农不在商!”
朱元璋开门见山道:“国库少银,你是户部扛鼎者,除了多印宝钞,你告诉咱,还能如何丰盈国库?”
“明明这么大的利益唾手可得,爷爷您却为了守住那固有的小农思想,拒不打破,这是迂腐。”
朱元璋伸手,将奏疏甩给陈洪:“滚蛋!让他好好读书,国家大事,不要瞎操心!”
两人争论着,情到深处,父亲朱标直接开始怒斥爷爷做的不对。
人孩子,不也是为自己考虑和着想么?
这份奏疏,是黄子澄和齐泰用尽心血写下。
傅友文刚要下意识反驳,可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老爷子铺垫那么久的目的?
他一开始也准备着,不管老爷子说什么都同意。
“没人种地,没人开荒,哪有粮食吃?”
这也让傅友文明白过来,原来老爷子是早有主意。
刚刚来到坤宁宫,老爷子正准备陪陪马皇后,借此消消怒火,可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