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老顽童老朱,对老爹态度!【二合一】(14/15)
朱允炆应允,快速走出。
这次来还是因为朱雄英死去消息,他来了后还没离开。
朱标闭目沉思,抬眸看着詹徽,道:“詹大人就不要打扰雄英说话了,说好的来听雄英讲方法,我们听着就好。”
詹徽蹙眉道:“如果这样,蓉城粮食倒是不缺了,可如此天价,岂不是让百姓死?他们怎么负担的起?”
朱雄英笑着点头:“不错,四叔,您老对弄粮这块有经验,所以我等会说出的办法,妥不妥当,您老的意见很重要。”
“而朝廷的余粮,是经济杠杆的支点。”
虽然朱标不知道朱雄英的办法是什么,管不管用,但在外人面前,总归还是要给自己儿子说好话的。
朱雄英点头:“好,不提,坚决不提!”
朱雄英点头:“咋了四叔,你也想学法?若想学法没问题啊,早上师尊才收了十二叔为徒呢。”
“要分批调,第一次调过去五万石,五万石粮食,就算煮了稀粥,只要让百姓看到希望,再加上蓉城附近城池,总计也有二十万石余粮,如法炮制此方法,就能有很大一部分度过此次危机。”
“咱没几年能走动了,到时候咱到了地府,就没法教你东西,你师尊可以,就该找他!”
朱元璋对朱雄英的期待很高,自然不能让这大孙思想长歪了,所以刚才语气加重了不小。
朱元璋道:“或许在盛世的时候,你这个法子应当没有问题。”
粮食都握在大豪绅士族手里,他们都在待价而沽,不愿意拿出来罢了。
而后猛的反应过来,这老狐狸,急中生智真快。
死在他命令下的人,不在少数。
作为太子朱标嫡系,詹徽当然要维护朱雄英,这是不动声色的在提醒朱雄英,同时那双眼睛死死盯着朱雄英,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意思。
“假如我们的经济支点,也就是朝廷的太仓粮,如果我们偏向粮食散户,会导致什么结果?”
“上次和蒙古人大战,有一只箭,就那么差一点刺中四叔,就那么一点,四叔就落伤了,四叔运气好躲过去了。”
“我让人也去请四叔了,刚在外面等到他来,就和他一起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