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以”,继续加价,一点点逼近二十姜钱。

    有那些要钱不要命的,想要往姜国送粮食。

    可是无一例外,还没走出国境就被灾民洗劫。

    哪怕派兵护送也一样。

    所有想卖粮食的人都明白了一件事——姜国周边聚集的灾民太多了。

    粮车根本进不去。

    哪怕梁满仓喊到30钱,甚至50钱,也无济于事。

    梁满仓似乎明白了问题所在,于是发布消息,自己上门接粮。

    不用卖家运送到姜国,梁满仓上门取货。

    只要粮食出仓就给钱。

    这个消息震惊了很多人。

    一斤粗粮五十枚姜钱。

    比起最早时候,翻了足足一百倍。

    时间一天天过去,雪也下了一场又一场。

    五十钱远远不是市场的极限。

    还能再涨点,再涨点。

    于是,有些人开始出高价收粮,想要吸纳周边的粮食,一股脑卖给姜国。

    一斤粗粮二十七姜钱?

    买!

    一斤粗粮三十二姜钱?

    买!

    买买买!

    只要有人卖,就买。

    反正转手卖给姜国,能卖到六十甚至七十姜钱。

    他们还忍不住幻想,要是能凑个整,卖到一百姜钱就好了。

    一时间,各地都出现卖粮食的人。

    老实巴交的农民,背着篓、挑着担、提着篮子。

    十斤八斤、三十斤五十斤。

    零零散散的卖粮。

    屯粮的人找各种借口说粮食成色不足,压低价格。

    甚至踢斗这种传统技能都拿出来了。

    卖粮食的人各种求爷爷告奶奶,希望多卖几个钱。

    拉扯一番,双方各退一步。

    双方都觉得自己赚了。

    信息是滞后的。

    尤其在这个车马书信都很慢的年代。

    姜国有自己特殊的传播渠道,收购粮食的信息可以快速传遍中原各国,乃至全天下。

    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有这种渠道和能力。

    他们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