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都市言情 > 从零开始的模糊会士 > 第426章 躁动不安的中科院(1)(2/5)
身体吃不消,履职困难。【3】

    又比如,在1981年5月的中科院第四次学部委员大会召开时,还进行了对“院士问题”的讨论。

    期间,苏步青提出:“我国应该有院士制,院士应有点权威,有一定工作,可以兼任学部委员,与学部的工作结合起来。”,土力学家陈宗基也说:“应当搞院士制,这是国家的荣誉问题。”

    而地震工程学家刘恢先委员则反对两人的意见,接着数学家李国平也表示了批评。

    然而,即使是在这次大会的最后一天送到大会的一封重要信件,也没有促使中科院加快决断“院士问题”。

    此后,由于学部委员之间对“院士问题”争论不休,院士制度再次被搁浅,学部委员称谓仍继续沿用至今。【4】

    基于上述诸多原因,自此次学部委员大会之后,此时的学部团已连续近18个月没能开会。

    而科学院的干部任命、规划等,涉及人、财、物的重大事项,却都要通过它决定。

    于是,中科院内的相当一部分科学家们已经对现状很不满意:一边是学部也是由科学家们管,不抓不行,抓也不行;另一边,各学部的相关职能部门很难运行。

    这直接导致了学术难抓,行政管理也难抓的局面,堪称“两手都想抓,两手都不硬”。

    由于学部委员大会的议程涉及到《中国科学院试行章程》是否修改和怎样修改,因此这绝不是可以一笔带过的小问题。【5】

    与此同时,随着院士问题开始在科技教育界征求意见,特别是在学部委员中征询意见,更多的人倾向于将所有的学部委员转为院士。但在如何处理学部委员和院士的关系方面,此时仍旧没有定论。【6】

    面对上述现实困境与外在压力,中科院并没有完全躺平。

    早在办院方针等重大问题还在讨论之时,中科院在1982年就已先行启动了一些改革措施——首先就是于1982年3月2日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委员会。

    此时它还不是一个面向全国、仅有小部分的项目申请来自于中科院的基金,直到1984年才率先成立了面向全国的科研基金。【7】

    另外,科学基金制在中科院试行之初,就以“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