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届半的“听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批从校门到校门的“男生女生”们开始呈现本来应有的躁动,呈现了在当时令人不安的活跃。
诸多高校的管理者在这帮学生入学后的短短几个月便达到了共识:“难管”。
为此,教育部在当年底召开了专门研究新生管理的一次重要会议,那股严肃和凝重的气氛至今留在许多高校管理者的脑海中。
元时空里,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正是这一拨人,群体个性与国家百废待兴的客观要求合拍,拉动了第一次流动的大幕。
从这一届毕业生1984年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开始有了闯荡江湖的弄潮儿。在就业分配中“坚决服从”的坚冰,随着国家政策的松动,从这帮学生军开始融化。【1】
但在这个世界里,早在希羽组研究所从去年发起校园招聘开始,这块“坚决服从”的坚冰就已经开始融化了。
最直接的案例是:在浦江交大数学系1982年的毕业生中,有十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不接受学校的安排。
而在1983年的毕业生之中,这个比例变成了四分之一。
他们或是跟着夏希羽进入希羽组研究所,或者因为在希羽组研究所的经历,甚至仅仅是与希羽组成员的交谈,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至少他们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于是,在1983年的11月中旬,希羽组已经开始秋季校园招聘的消息通过《科技日报》等报纸传到全国各大高校之后,各大专院校的管理者们开始发现:自己学校的学生变得更难管理了——尤其是明年即将毕业的学生们。
在此之外,他们发现希羽组面向全球招聘的岗位并非以往那样每一个都十分具体,而只包括四类——科研岗、科研秘书岗、非科研岗(非专技)、非科研岗(专技)。
其中,有非常详细具体要求的仅有:
非科研岗(非专技)的“汉语言文字打字员”、“英语打字员”、“安保人员(内卫)”;
非科研岗(专技)的“计算机工程师”;
科研岗和科研秘书岗的“夏希羽科学家工作室专职秘书”。
所有对这份被贴在各自校园的公告栏上的校招通告产生兴趣的学生们,都开始对“夏希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