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缓缓开口,言辞中带着不容忽视的坚定:“多谢乾朝太后与摄政王的美意,对我大燕太子而言,自是莫大的荣幸。然而,清河公主身为贵国颐郡王宇文翔之千金,而颐郡王正是乾朝南征攻打燕朝的主要将领,此联姻之举,岂不是将我燕国太子置于不忠、不义、不孝的艰难境地?吾等实难轻易接受。”
那人似乎早已料到郑锦会有此番回应,面上不显,胸有成竹地缓缓言道:“郑阁老切勿急于推辞。自古历史长河,朝代更迭,兴衰交替,此乃天道循环,非人力所能阻挡。论及乾燕两朝,实乃同气连枝,血脉相融。昔日秦晋之好,亦曾巩固两国之盟,带来百姓之安宁。今乾朝与贵国联姻,意在结秦晋之盟,共谋天下太平,非为私欲而为之。且论及清河公主与贵国太子之婚事,非但无损太子之威名,反能增进两国情谊,共御外侮。颐郡王虽为乾朝重臣,然其女下嫁,亦是表达乾朝对贵国之尊重与诚意。此等联姻,既能巩固两国邦交,又能惠及黎民百姓,何乐而不为?再者,世间万物,变化无常。今日之局势,或许明日便风云突变。郑阁老若能以大局为重,顺应天命,必将青史留名,成为后世敬仰之楷模。望阁老三思而后行,勿让一时偏见,误了国之大计。”一番言辞说得慷慨激昂。
钱元昭正欲开口,只见那人嘴角轻轻上扬,勾勒出一抹浅笑,语气虽平和,却透露出一种不容忽视的坚定与诚恳。
他继续说道:“想我朝先皇、太后、摄政王,皆是礼贤下士、爱才如渴之人,对贵国燕人一向颇为重视。凡投身我朝之士,皆能得到重用,一展抱负。对于留在大都的公主与各王子,我朝亦是礼遇有加,从未有过半分迫害之举,想必太子殿下在大都期间,亦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此番在下奉命前来,所议之事,实乃关乎乾燕两国之未来,干系之重大,不言而喻。望太子殿下能深思熟虑,以大局为重,审慎权衡其中利弊,再做明智之抉择。毕竟,此番联姻,不仅能为殿下个人带来喜悦,更是两国百姓福祉之所系。试想,若乾燕两朝能化干戈为玉帛,携手共进,我朝不仅能助太子殿下夺回那本该属于您的皇位,更能为两国带来长久的和平与繁荣。如此利国利民之举,何乐而不为呢?”
钱元昭闻其言,内心不禁泛起波澜,思绪如潮水般汹涌。世间万物,皆为利来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