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三名衙役和另外两名锦衣卫。
冯府的门紧闭之后,所有人都忙碌起来,就连沈逾白也需一人照看三口锅的柴火。
冯府炊烟袅袅,自是瞒不过在屋顶上躲洪水的百姓。
那些目光齐齐聚集在冯府。
有人朗声道:“刚刚我可是看到知府大人入了冯家。”
立刻又有人道:“我等在此挨饿无人救,那位知府大人倒是只管自己吃喝去了。”
“什么救咱们,怕不是防着咱们跟他抢吃的吧!”
声声都带怨气,声声都在鼓动。
原本房屋被淹,家中便没了粮食。
自己一家老小又都在屋顶许久,早便是饥肠辘辘,被这么一番鼓动,原本对知府大人的信任,渐渐就变成怨忿。
有一年轻小伙子忍不住小声道:“咱们这位知府大人也不见得多好。”
那人的爹对着他后脑勺就是一巴掌:“若不是知府大人,你哥上哪儿找活干,咱家哪儿来的银钱买粮食!”
年轻小伙被这般一揍,心中不服:“那也没见他来救咱们。”
“雨才停,大人便是有心,又如何能这般快就将咱们救走?咱们几日未吃,难不成大人就吃了?大人若不先吃饱,哪儿有力气来救咱们?”
一旁的妇人附和道:“这洪水又不是大人引来的,你怪大人做什么!”
最近通府新招了不少人,为的就是趁着暴风雨来前多建牢固房屋。
也因此,不少人家实实在在承了知府大人的情,得了好处的。
听到自家人如此责怪知府大人,就忍不住多为知府大人辩解几句。
如此一来,那些鼓动的声音虽大,到底也并未真的有多少人听他们的。
纵使有些气盛的年轻人被煽动了,也立刻就被家中长辈给压了下去。
半个时辰后,一条船摇摇晃晃从冯府出来。
郑乙朗声道:“救灾粥已煮好六桶,需十二位水性好的人撑船发粥,谁愿意来帮忙?”
附近众人一听就大喜。
原以为大人在为自己做饭,谁成想竟是为他们这些百姓煮的救灾粥。
他们险些误会了知府大人。
大家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