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衙门,才好办事。
沈逾白却是一笑:“有现成的宅院,何须再修建?”
他虽问陛下要二百万两纹银,实际他知晓陛下定然不会给这么多。
不过他也未料到陛下竟只给了五十万两纹银,还要包括都转运盐使司衙门的筹建,往后官盐的烧制、运输都需大量银钱,便是能省则省。
冯府、唐府等修建得都极好,亭台楼阁,还不会淹水,如此空着倒也浪费,不如利用起来,也可让都转运盐使司衙门尽快运转起来。
徐直一刻也不愿多歇,就要沈逾白领着他去看那些宅院。
便是在京城待了六年的徐直,在瞧见冯府宅院的奢靡程度,也有些吃惊。
通城州年年受灾,朝廷年年拨款,便是赋税也难收,谁成想这等穷困之所竟有如此富户。
待将各家宅院都转了一圈,沈逾白最终选的是甘府。
甘府离府衙并不远,又没那等亭台楼阁,是板板正正的院子房子,便是花草树木都少,更适合作为衙门。
冯府等宅院虽大,却是弯弯绕绕,讲究一个“藏”子,十步一景,住着确实好,用来当衙门便不太合适。
既已定下,徐直当天就入住了。
接下来几日,他便风风火火去了海边看沙田,翻阅盐事的书籍。
沈逾白也忙得焦头烂额。
孙同知去世后,这修路修房舍的事就停了下来。
如今银子到账,他必要继续的。
只是朝廷委派的同知还未上任,陆通判等各自都有自己的事,这修建房舍和路的事便由沈逾白担起来。
正值七月,日头热烈,不过几日,沈逾白白皙的肤色就被晒成小麦色,身子也更壮实了几分,显得更成熟了几分。
令沈逾白颇为可惜的,是他再没空与电脑下棋。
为了能抵挡来年的风雨,沈逾白特意请了一位治水大师前来按照冯府的排水布局规划。
想要不被淹,并不是排水做得好就行。
冯府等将地势填高了,水实际是往别的百姓家中排,府邸自是不会被淹。
整个通府却没办法如此办。
若大家都将地势填高,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