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万事就怕对比。
柳意一来,虽不过短短时日,百姓们的心却是已经偏到了她这位后来者身上去了。
年茂学的好,在于他从不欺压百姓,也不强加赋税,官衙判案,只判案情,不看谁给他的贿赂多。
在大安朝末期,他这样的,已超过同期百分之八十的官员。
但柳意来了。
柳意没像是年茂学一样,时不时上街散步,跟百姓们笑眯眯的打招呼。
也没有判案的时候,无论对方怎么给出贿赂,都坚持原判。
她只大刀阔斧的改了官衙的规则。
官吏不得受贿,就算是向百姓讨个鸡蛋,都要重罚。
又贴招工启事,无论是修路,修建城墙,还是开荒,都是正儿八经的招工,有工钱,管饭的那种,而不是以往的不给钱还将人死命里使唤的徭役。
更别提还有别的。
就说粮价,粮商们是十分精明的,到了混乱时候,人人自危恐慌,想要囤粮,他们便极大幅度的提高粮价。
要么你就买,要么你就饿肚子。
有些有良心不愿意提高太多价格的粮商,还会被其他粮商排挤,共同吞没。
毕竟他们都高价,就你一个低价,那还怎么让百姓们来他们这里买粮食。
以往每次粮价要升高,都是县令年茂学口中要生燎泡的时候。
他需要将粮商们都请到自家府中宴请,又请来县中有头有脸的富绅做说客,彼此商谈几日,好声好气,有商有量,才能让粮商们将价格稍稍降下来一些,给百姓们一条活路。
可这次换成柳意做主,那些个因着突厥人城中大乱,刚提升粮价的粮商,还没等到舒坦一个时辰,就被柳意派人警告。
自然,有人听了警告,老老实实降低粮价到了原本水平。
这些听劝的粮商,便是之后参加柳意宴席的粮商们了。
而那些不听劝,还觉着只要他们这些粮商连成铁板一片,柳意也拿他们没法子的粮商就有点子惨了。
不光失去了参加柳意摆席的机会,还被下了大牢。
对于这种晚上半刻,都可能有买不起粮的百姓饿上半刻的情况,柳意办事就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