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北京发生粮荒的时候,和珅建议设置官厂,命那些囤积粮食的粮商减价出售粮食的事情。
至于办不成事不收钱,这种事情,看上去也不是和珅的专属行为,应该这样的人,本身就不少吧。
但是,遍看史料,也没看到说和珅三不贪的任何记录。
那个更加搞笑的是什么呢?
在乾隆五十八年(1792年)的时候,和珅兼任了满翰林院掌院学士,和汉翰林院掌院学士嵇璜一起管理翰林院。
在这个期间,和珅是操控科举,大肆受贿,那些什么秀才都得给他交钱,交的钱越多,考试成绩越好。
凡是中进士的,必须和珅点头同意才行,如果有“问题”那就直接除名。
至于什么问题?那猜一下大概就明白,钱没给到位呗。
乾隆末期的进士“几出和门”。
不贪科举的钱,这不是搞笑是什么?
有的人说,和珅是乾隆自己养出来的钱袋子,他只贪钱,不结党,是乾隆的大忠臣。
这话,放在这里,不是搞笑么?不结党,呵呵。
所以啊,这普通人吹捧贪官,简直算了,懒得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