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青年从屋内走出,到陶潜身前躬身行礼:“老师。”
陶潜从怀中掏出小徒弟的信,交到了他的手里。
青年拿起信,仔细阅读了一遍,随即瞪大眼睛:“小师弟他到了关外,竟然受到了那奉王的重用?”
陶潜点了点头:“羲正性情单纯,言语间对那位奉王的敬佩和亲近真挚,想必不会作假。”
青年面露喜色:“如此说来,那位奉王或许真的很重视农桑,不然也不会让小师弟写信,邀老师去那关外之地。”
“我听闻,那奉王乃是仁义温和之人,早在宫中便颇具仁名,百官对他赞口不绝。”
“如今大败高丽、契丹,可见此人温仁而不迂腐,或许投奔于他,正是我桃源派的一个机会。”
陶潜笑了笑,走到石桌之前,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你啊自古以来,哪有帝王不重视农桑的?”
“可他们重视的只有地里的粮食,而从未重视过种出粮食的人。所谓士农工商,农虽只在士大夫之下,但却从未真正获得过应有的地位。”
陶潜轻轻叹了口气,眼中满是空洞的麻木与失望:
“若是种地能出人头地,那么农民将无地可种。”
桃源派不仅仅是鼓励农事,而且倡导提升农民地位,认为农民才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
陶潜也一直四处讲学,宣扬自己的思想。
在桓朝四分五裂,天下群雄并起的年代,他游走于各个势力之间,劝说各个反王、将军。
然而,正是天下大乱之时,谁又会在意所谓的农学?
今天刚打下来的地盘,明天可能就被其他人抢走了。
大家都知道发展农桑,可发展农桑的收益太远,反王们都等不及。
唯有当今陛下,接纳了陶潜的建议,奉他为座上宾,高官厚禄以待。
但庆帝也只是看中了陶潜对农学的研究,而不是他的思想。
大庆建国后,庆帝仍让陶潜掌控农事大权,但对他重农的思想却是束之高阁。
陶潜越来越失望,最终辞官隐退,开始广收门徒。
他活得越久,他清楚,不是他的思想不够好,而是他的思想对帝王来说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