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彻心里,李家都没有百姓重要,自己都没有百姓重要,更何况那些世家呢?
李彻看到陶潜不可思议的眼神,顿时就明白过来,王夫之的思想还是太超前了。
就连陶潜这种比较思想激进,愿意为民争利的大儒,都觉得自己激进。
在封建社会推行民主,依然任重而道远。
片刻后,陶潜恍然回神,看向李彻的眼神彻底变了。
之前虽然也尊重,但那是儒士对皇帝的尊重。
而现在的尊重,则是末学之人,对学问通达者的尊重。
别管李彻的身份,也不用管李彻说这番话的目的。
能说出此话之人,就足以他陶潜效死忠。
“殿下之言,字字珠玑,振聋发聩。”陶潜弯腰拜下,“老夫不才,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好好好!”李彻笑得合不拢嘴,连忙上前扶起他,“陶夫子快快请起。”
收下了陶潜,就等于收下了整个桃源派。
你们桃源派的创始人都在我手下,其他人还等什么呢?还不快到碗里来?!
桃源派的弟子们不是那些只会空谈的儒生,而是一群懂实务的读书人,是最好的预备官吏。
无论是让他们负责农桑,还是去地方为官,他们绝对都可以胜任。
“陶夫子,奉国百废俱兴,人才官吏捉襟见肘。我听说桃源派门徒众多,遍布大庆各地?”
陶潜起身道:“老夫一生浑浑噩噩,无所建树。但年轻时却也游说四方,的确收下了不少弟子。”
“仔细想来,多了没有,一百多人还是有的。”
李彻大喜道:“可否让他们都入我奉国,本王求贤若渴,必会高官厚禄以待!”
陶潜立刻道:“老夫这就给他们修书,未出仕者很快就能到,已经出仕的可能要等上一段时间。”
“甚好,甚好。”
李彻激动不已。
这可是一百多个合格能干的官吏啊!
如果能全部忽悠到奉国来,接下来几年内,自己都不会因为缺少人才而犯愁了。
陶潜看到李彻如此激动,不由得问道:“殿下何不效仿科举制度,以考试来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