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国舅纵横 > 第222章 关于借几百亩地建个市集这点事(2/3)
现,钱币快速贬值。

    洛阳在王世充管理时期,一石米最高达到三千文钱的天价。

    大唐初立,铸币量还是不足,对百姓而言,还是布帛更实在。近两年,西域通商,大宗贸易用钱币交易也很难,大点的生意,就是几十辆马车去拉钱币,还不如用丝绸、羊毛来交易。

    更严重的是。

    据大唐户部的统计。

    依大唐在册人口,与大唐铸币量,人均不足七文钱。

    当然,这是在不计算窦乐这位国舅铸币量的情况下,窦乐眼下疯狂铸币,没有人知道窦乐到底存了多少枚铜钱。

    只说德兴一地,连绵数里的铸币坊,日夜不间断的开口。

    从矿山挖出铜矿石后,根本就不需要仓库,立即拉去炼成铜,铜锭也不入库,全部送到那连绵数里的铸币坊,没日没夜的不断的铸币。

    窦乐提到钱。

    老头们开始动心思了。

    “国舅,你给我们交一个实底,铸一千枚钱币,需要多少钱币。”

    窦乐倒也没瞒着:“在兰州的时候,差不多是七百五十钱,晋阳那边开炉之后,多次改进,已经是六百多钱了。当下,我的目标是低至五百钱,可能还差点,相信一年,两年的时间,应该可以达到。”

    崔君肃听完:“行吧,我们去谈。”

    大唐已经有对外贸易了。

    大唐的钱币,购买力还是相当可观的,至少是长安城的两倍以上。

    窦乐又说道:“我还要建一个钱庄,为大唐的商人保管钱币,留下这五百人,就是保护仓库的。我准备在余杭、幽州、洛阳、长安、兰州、蜀中、番禺先建七个钱庄。而后海外第一个的钱庄,就放在百济。”

    “比如,兰州有商人想在长安买货,他不需要把钱币用马车运到长安,我给他一张汇票,他在长安领钱就是了,每一千个钱,我只要五十个钱的辛苦费,毕竟这么多钱运来运去,还是要人力的。”

    崔君肃认真的思考着:“国舅,若真的这样,虽然是占了百济小块地方,但用不了几年,百济的国力就要上升。就老夫所知,百济可是有野心的。”

    崔君肃开始给窦乐科普。

    “国舅,在几十年前,百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