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对的,那么他们在两边博弈中,自然便是不好的。”
“再说周边,百济若借势而起,攻打高句丽,他们眼下没有这个实力,势必会给新罗带去巨大的麻烦,那么新罗会倒向谁呢,高句丽?还是频繁的向我大唐示好?再或者,也投入倭岛?”
“还有高句丽,他们是否有一统半岛的决心呢,会不会引发百济与新罗的联手?看起来,很复杂,这里对乐郎而言,却极是有趣的。”
冯盎说的没错,他对这里的情况不了解。
仅凭几句话,也推测了这么多。
窦乐轻轻一挥手,红云台的人告退,他明白眼下要打探的已经不仅仅是百济,还有新罗,倭岛。
新罗与倭岛之间的关系,是好,还是坏,有仇还是有恩,这些都是要打探清楚的。
冯盎这时叫住了红云台的人:“我记得曾经读过一篇文章,在宋时倭岛自称:‘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
“谢将军提点。”
窦乐读书没那么多,却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出。
仅是知道,冯盎所说的宋,应该是南朝的宋,就是东晋末年,刘裕建立的南朝宋。
红云台的人离开,冯盎对窦乐说道:“如果那篇文章所说的是真的,那么倭岛自认是半岛诸国的宗主国,这依然不把我华夏放在眼中。也足以证明,倭人野心勃勃,从这几日与乐郎相处,你怕是容不下他们吧。”
窦乐看着海边,嘴里说了两个字:灭族。
说灭族,窦乐只说过两次。
一次给李秀宁,一次给冯盎。
冯盎:“最后说一句,我虽不了解太多,却可以大胆推断,百济偏倭多于我大唐甚多。”
“恩。”
窦乐点了点头。
冯盎一指远处:“有人下水了,去看看?”
“这么冷的天,下水会不会伤到人。”
“我岭南水师的士兵,没那么弱,只是短暂下水,船上自然有人接应。”
船缓缓靠近,距离二百步左右便停下了,怕影响到几名下水的士兵。
很快,人上来了。
带着一件奇世珍宝,差不多一尺左右高度的红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