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太守、各府城知府,上书朝堂,详细陈述南疆当前局势之严峻,以及王爷留在南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边疆安宁的重要性,争取朝廷的理解与支持。
借此时机,还可探查太守、知府对镇南王府的态度。
另一方面,王爷也可亲自上书,表明虽然此番镇南军大胜。
但若王爷离去,则威慑不在,倭人战败投降一事恐有反复。
若因王爷返京而导致南疆征战再起,这个责任需要有人站出来承担。
臣下推测,无论是陛下,还是三位阁老,肯定不会承担这一责任。
因此,这样一来,虽然中枢可能还会令王爷返京,但其中可以腾挪转圜的余地却大大增加。”
长孙默的话语落下,书房内一片寂静。
他心跳加速,略微有些忐忑地等待着楚南离的反应。
楚南离听罢,缓缓起身。
踱步至窗边,负手而立,背影显得既孤独又坚定。
他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书房的窗棂,直视那遥远的上京辽阔天地。
半晌,他转过身来。
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容中既有赞许也有深思。
“长史之言,甚合我意。”
他笑容中的赞许,既有对长孙默计策和谋略的赞许,也有对于能力增长的赞许。
略微沉吟,楚南离又说道:
“长史远游归来,还未归家。
我如果再抓着长史不放,怕是嫂夫人要骂人了。
这样,长史今日先回家。
等明日我让人把近期发生的事情整理一下给长史观看。”
“臣下谢过王爷!”
长孙默笑着谢过楚南离之后,起身离开。
路上,他有些忐忑,也有些感慨。
一个多月之间,自己固然长进不小,但王爷好似变得越发深不可测。
而楚南离站在书房之中,目光穿过书房的窗棂,落在院中轻轻摇曳的竹叶上。
静静沉思。
很多话长孙默说的没错,可是有一点他说的不对,或者说他的角度不对。
如果楚南离要选择一人之下,那长孙默的计策可行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