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 第172章 军事会议(1/4)
    第一轮,“大唐盐票”发行五十万,采用五文、十文、二十文等不同面额,主要用于日常消费。

    纸钞发行工作,李煜交给了侯无双负责,同时责令潘佑建立“纸钞局”,从工部调拨几名枢机(会计一类)人员,这也算“南唐央行”的第一任班底。

    为了增强“大唐盐票”的吸引力,李煜要求铜钱与纸钞兑换时,采用“逢五让一”的方式,也就是老百姓拿五文铜钱去兑换,可以得到面额为六文的纸钞,从“贪小便宜”的心理出发,可以采集人们兑换的积极性。

    最重要的,当然是要确保“大唐盐票”能够买到盐!

    这会儿,盐多的是……

    于是,凡是“五大商号”及相关的店铺,都贴出告示,最大程度扩大宣传面,很短时间内,金陵及周边的老百姓都知道有这么一种神奇的纸片。

    多数老百姓是穷困的,手里那点钱,肯定不会冒险,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有人兑换了“大唐盐票”之后,立即就去买盐,生怕上当受骗。

    结果,不仅能够买到,“大唐盐票”还比铜钱增值!这一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在老百姓中引起了巨大轰动。

    不仅如此,“五大商号”及控制下的店铺中,也可以用盐票购买其他东西,比如茶叶、酱醋、调料等,在一开始发行的状态下,“大唐盐票”就像是连锁商超推出的购物卡,只要认准店铺,就能消费!

    一个新鲜事物的出现,即便是基于特定的目的,也很可能造成意料之外的效果。

    比如,现代电子支付出现后,它不仅让消费变得更加便捷,也意外地消灭了扒手,因为人们都不带钱包了。

    “大唐盐票”的出现,也是如此,凡是承认它购买力的店铺,生意就会更多,原因无他,纸钞比铜钱携带更方便,买到的东西也更多。

    随着时间推移,其他商铺为了自己的生意,也得被迫接受“大唐盐票”。

    只要保持稳定的货币政策,不断扩充锚定物,整个国家的财政将会得以改善,对于李煜来说,军费将不是问题,治贪也更加容易。

    处理完印钞事宜,李煜关注的重心,就全部放在了泉州方面,目前,清源军才是威胁南唐的关键所在。

    一个人脚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