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 第396章 又要整幺蛾子喽(1/4)
    潘佑一听,得嘞、好嘛、真中,皇帝又要整幺蛾子喽!

    立即打起十二分精神,掏出小本本,拿起小毛笔,趴在小课桌,准备记笔记。

    李煜摆出一副“老奶奶给小孙子讲狼来故事”的架势,语重心长地说:“一切,都要从颗粒火药说起……”

    事实上,粉末火药与颗粒火药,虽然都是黑火药,但在军事应用方面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

    民间爆竹、烟火使用的粉末火药,就是木炭、硫磺、硝石三种粉末粗略加工之后,混合在一起,能冒烟、能炸响、能呲花,这就够了,什么“最佳成分配比”,那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

    所谓“一硝二硫三木炭”,不是说在一份黑火药中,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是1:2:3,而是说,混合一份黑火药,需要用一斤硝石、二两硫磺、三两木炭,这已经是中国历史上自行探索黑火药比例,得到的最佳数据了。

    引入化学方程式计算,实则,硝石、硫磺、木炭的最佳比例,应该是75、10、15,这一比例数据,是目前南唐军事方面最高的机密之一!

    除了李煜本人,就是徐游、潘佑等少量官员知道,包括在最终混合阶段,也是事先打包,工匠也不知道具体的份量!

    十四世纪,欧洲《烟火之书》上经过严密计算,指出最佳黑火药配比的基础上,再加工成颗粒火药,可以让火器的发射性能提高30-50,也只有达到这个级别,火绳枪以及青铜炮,才能获得杀伤力。

    毕竟,火绳枪、青铜炮用的弹丸,是铁或铅的,足够重!

    潘佑一下笔,先问了一个问题:“陛下,那个pao?”

    李煜走过去,见潘佑在纸上写了“青铜__”之后,停下了,他确实不知道是哪个“pao”。

    火炮的“炮”,被引入军事领域,是非常晚、非常晚的事情了,在封建社会的几千年中,“炮”都是一种食品工艺,比如炮制,就是烤肉,比如炮烙,就是用烤人。

    宋代《武经总要》中记载的“火炮”,发音相同,本质上是一种投石机。

    “火字旁。”

    “遵旨!”

    李煜继续吩咐——

    “火药要制作成颗粒状,先要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