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 第415章 守一城而扞大周(1/4)
    澄心堂内,一屋子人吸溜着豆花,李煜在思考“甜咸之争”这样烧脑问题的时候,一名蜷缩在雄州城墙残垣之下的乡兵,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豆花,汉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叫做“豆腐脑”“豆腐捞”“豆冻儿”,汉代就已经被研发出来,到了五代,不算是稀奇珍贵的食物。

    尤其对于淮南百姓来说,豆花食用习俗普遍,毕竟,“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淮河流域不仅是种植大豆的重要区域,获得卤水也较为便利,有了大豆原料与“凝固剂”,豆腐、豆花等食品的出现,简直是水到渠成。

    所以,豆花这东西,就得吃咸的,才算正宗。

    一碗白花花、软嫩嫩的豆花,上面浇上红彤彤、黑亮亮的汤汁,对,用肉汤,多放花椒粉……想到这里,乡兵伸直了脖子,想要用唾沫湿润一下舌头。

    他的舌头,像一条暴晒之后,又晾在沙土上的泥鳅。

    天冷,口干,嘴巴里好像塞满了胶水。

    一连三天,雄州城中的人,很少有喝上一口热水的,吃的东西,只有冷冰冰、硬邦邦的粗面饼子。

    围城一月、鏖战一月、打脸一月,宋军终于抓住了雄州的软肋,就是燃料与水源。

    燃料问题,看似不大,但雄州附近没有山林,老百姓取暖做饭,都是用枯枝败叶,茶楼酒肆、城中富户,才会买木柴,而木柴的主要来源,就是白塔河上游的八仙山、铁佛山。

    归根结底,雄州太小了,正常年月之下,凭着靠近扬州的便利条件,各种物资都能及时送到,所以,城中储备本就不是很多。

    郭氏父子包围滁州,西北压力减小,曹彬就放弃了白塔河上游,前来支援雄州高怀德、韩重赟。

    没错,“耗尽燃料”的计策,就是曹彬提出来的,他在八仙山伐木、造攻城器械的时候,打听到了雄州根本没有燃料来源。

    毕竟,那个时候,煤炭的应用并不普及。

    于是,宋军少有几次、小股部队,攻入雄州之后,主要工作就是放火,外城的“集薪市”差不多烧光了,老百姓自家留的一点枯草败叶,很快也烧完了。

    没火,怎么吃饭?总不能干嚼大米吧!

    于是,雄州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