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启:再续汉家三百载江山 > 第390章 复社(1/3)
    又是一年深冬季,护城河上的冰块俞加坚挺的同时,也预示着新春的脚步也是越来越近。一连数天几场阴冷的雨,伴随着料峭的寒风,更给苏州城增添了几分萧索的寒意。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凄冷的寒风中,苏州城内各大有名的文人雅士,诗派领袖,才学大儒,都收到了这样一封密信。

    天启三年,腊月初三,与君共会苏州尹山湖畔。佳酿美人相伴,更论文道兴衰。

    书信署名不是旁人,正是近两年在苏州文坛上名声鹊起,被苏州文人所戏称为“小钱谦益”的张溥。

    这样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想要在天下诗情最盛的苏州占上一片位置,亦或者说是能让苏州这些隐居的大儒,各大青年文坛才俊,赏赐几分薄面,恐怕还是极难得。看着这轻飘飘的两个字,不少的苏州翘楚,忍不住的嬉笑起来。

    可偏偏不巧,在张溥的署名身旁,还有着一个让苏州所有文人们都不能拒绝的名字。正是当今太常寺卿侯执蒲之子,当今都察院御史侯恂之弟——南京国子监祭酒侯恪。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要只是张溥一个人邀请,那苏州城里面的这些翘楚,或许还有理由推辞,毕竟一个初出茅庐,无权无势的年轻人,想要让这些个背景,才气都出众的读书人,赏几份薄面,恐怕是不现实的。毕竟大明朝的士绅们最为势利眼。

    可后面的侯恪,却不得不让苏州的这些人仔细掂量掂量。虽然侯恪品级不高,在大明朝堂上也和他那怪异的性格一样,基本上属于那种边缘人物,恐怕从今以后哪怕是在朝堂上当了一辈子官,最终也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官,想要有一番作为,难于上青天。可侯家,不是只有一个儿子。可侯恪的位置更似乎是在表现他在文坛上的影响力。而且他那单单仅是身为朝廷御史这样一个寻常小官的侯恂,更得让这些自视才情无物的文人们自行想想。

    要是不给侯恪面子,侯恂会怎么想!这位侯大人可是地地道道的东林党元老,曾经东林骨干,东林魁首邹元标推心置腹之人,这位看起来籍籍无名的小官,无论是在东林,在清流还是在江南影响力都绝对不是他那身份所能比拟的。

    常言道瘦死骆驼比马大。更何况东林党这样一个持续了几十年,在江南培养了万千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