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启:再续汉家三百载江山 > 第392章 士子讲学(1/3)
    天启三年的冬天,一进腊月整个苏州城里中给人的感觉总是一股子阴沉沉的,更是一连十数天都下着凄厉厉的冰雨。这也让苏州的天气使人更加烦闷,好像一进腊月,苏州城好像从来没有晴过。这样萧索苦寒的鬼天气,谁愿意走出家门。

    江南的冬天,不同于北方的冬天。北方冬天的寒冷,冷在表皮,表现在那接连的大雪和呼啸的寒风。可一过长江就能感受到,可南方的冷,冷在人心里,更多的是那种直击人骨头深处的冷,是透露出森森寒意,沁入人心的寒冷。

    宋濂说过: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中国人讲天地良心,似乎也越是恶劣的天气下,加倍努力,似乎越能证明给老天看,老天也能保佑个锦绣前程。因此便是街道上刮着这样刺骨的寒风,可依然没能阻挡住苏州士子们的求学之路,在呼啸的寒风中,甚至有些个住在偏远地区的学生们,更是不顾舟车劳顿,毅然决然的跑到了尹山湖畔。在这偏凉的尹山湖,租上两间房舍,只为了探寻他们所推崇的儒家圣人之道,只为了探寻所谓的治国之理。

    尹山湖这个远离繁华都市的小村落,更是因为大量的士子涌入,变得热闹非凡,物价更是快速的飞涨,就连那寻常的草屋租金都要一两银子。

    “诸位士子,你我皆是大明朝的读书人,来到这里,大部分的志士仁人想你也是为了继承东林前辈的文学品德而来。”

    尹山湖一处荒凉的角落里,张溥高高坐在椅子上,模仿着东林前辈的样子,拎着一条简单的教鞭,对着下面的东林有板有眼一本正经的论述道:

    “我东林之精神,首推顾宪成顾公,昔年顾公于朝堂之上,不畏权势,不惧打压,在政建不同,王道不明之下,毅然决然选择出走朝堂。来我江南,从开文坛。距今以三十余年矣。而后数十载,我东林书院,一代代先贤,投身书院之中,不断探寻王道之理,依我之拙见,我东林之精神,所在于二字,日:复古。文章不假古,精神依假古。王道不明,则更应该探寻圣人之理。宋人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时至今日依然。昔年宣宗时期内阁三杨,勠力同心,为朝廷抒危解困。而后孝宗时期,刘大下等诸君,辅佐朝政。由此我大明放才一片玉宇澄清……”

    ……

    尹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