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说,这次她如果不随行,明天爷爷要用棍子砍的。
大敏去洗澡,敏儿示意公子去她房间。到了房间,敏儿说她想公子想得快不行了。
想完后,两人冲凉。再去大厅喝茶。大敏说带我们去逛街。小镇的夜晚比较热闹。逛了一圈回来,大妈她们还没回来。
三个人继续喝茶,大敏说,二妈担心楠妹生不了孩子。
陈镝告诉大敏,楠妹百分之百能怀上孩子。让她再为工作冲一两年吧。
大妈回来了,原来是等族长给她送一本族谱。翻开她自己的那页说,她服了那些修谱的人。笑敏儿,今后不能叫大妈了,把大字去了。
原来谱上给大妈专门修了一页,对大妈的介绍是大明属地一品教育大臣,生女,敏,大明属地一品卫生大臣,王妃。后面是对大妈行医与建立公主医学院,负责大明属地教育机构、学校的建设等生平事迹介绍。
陈镝告诉大妈,大明的族谱太多使用了这类笔法。你说错,它不完全错,你说对,它又不完全对。
陈镝就讲了我们古寨的族谱,同一代竟然出现名字一模一样的两个人,一个是老三名下的独子,一个是老五名下的独子。后来我读他们家的家谱才发现问题,其实是一个人,既不是老三家的,也不是老五家,而是老大家的三子。
老大在外做官,老三在家守家。但没有儿子,就将老大的三子过继给老三为子。老大的三子在老家结婚生子,后面看到他二哥与大哥在外面混得风生水起,就跑到了父亲做官的地方生活,就是扬州。在扬州又娶了两房妻子,生了五个孩子,三男两女,正好他五叔在镇江做官,没有男孩,把三子在扬州生的五个孩子全处在老五的名下做孙子,修谱时就闹了那个 一人三名的事出来。这户人家跟我们家这一支最亲,他们这一支繁衍快,我们这一支几乎代代单传,人口壮大全靠招郞。
老家明朝前期修谱,有些姓氏的老大不上谱,原因是元朝时,蒙古人做里长,新娘头三晚必须陪里长睡。古寨附近的一个姓,老大全都送出去做上门女婿。
姑爷对族谱有研究哦。
考举人前,有时间跟那些年龄大的秀才侃大山。点驸马后,有机会接触大明各地送来的族谱,印象里我读过大妈江南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