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顺利。

    如果能一直顺利下去,攻入北京指日可待。

    人群中。

    兵部左侍郎任浚和右侍郎曹溶不但没笑,反而一脸愁容。

    南京司礼监掌印庞天寿走上前询问:“两位大人怎么了?看到捷报为何不笑?”

    任浚拿出一封密函递到庞天寿手中并说道:“庞公公自己看吧。”

    庞天寿接过密函,发现上面只有寥寥数字:西路军马士英私放运粮商队北上,有走私粮草之嫌。

    庞天寿问:“这是怎么回事?”

    任浚没说话。

    庞天寿大声质问:“起兵之前就说好了,为了削弱北方部队的战力,首先就要禁止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漕运全部停止,商队也只能跟在咱们后面,给咱们供粮。”

    “马士英可倒好,竟然违抗命令!”

    任浚黑着脸拿出一封信,递给了庞天寿。

    那是一封马士英的亲笔信。

    马士英认为建奴终究是大明的敌人。

    而平辽大军正处于剿灭建奴的关键时刻,此时断掉粮草对勤王大军极为不利。

    所以他才放运粮队北上。

    庞天寿用力将密函扔到地上:“马士英啊马士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庞天寿还不解气。

    弯腰捡起密函与众人商议,打算临阵换帅,换掉马士英。

    其他人虽然对马士英也很不满,但是商量来商量去还是觉得马士英适合领兵。

    两路勤王大军继续北上。

    六月十三的中午。

    太子起兵勤王的消息传到了京师。

    兵部尚书王家彦跑步来到内阁,面见谢三宾。

    谢三宾表情扭曲:“太子起兵勤王了?”

    “是。”

    “以何理由勤王?”

    “说是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太子殿下按照太祖高皇帝的《皇明祖训》,起兵勤王清君侧!”

    “清君侧?”谢三宾指着自己的鼻子:“清我?”

    王家彦低着头回答:“算是吧。”

    “什么叫算是?”

    “除了您,太子殿下还要清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