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三宾吹捧道:“陛下圣德巍巍,如日月之照临。臣等自当勤勉为政,以报皇恩。”
谢三宾话音刚落,旁边的吏部尚书邱瑜便扯着嗓子喊道:“陛下,这都是假的,全都是假的!”
此言一出,乾清宫内落针可闻。
除了崇祯和两个当事人,在场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邱瑜当众向手握大权的内阁首辅谢三宾发难。
这是什么行为?
找死的行为。
崇祯不说话,静静的看着邱瑜。
谢三宾冷着脸问:“邱尚书此言何意?”
邱瑜冷着脸回答:“字面意思。”
“你把话说清楚。”
“说就说,”邱瑜指着崇祯手里的奏疏:“陛下手中的京察结果是假的,有人明明贪污了一万两银子,行贿之后却变成了一文不贪的清官。”
“有人政绩突出,却因为没钱行贿导致考核靠后,无缘升职。”
“还有人算数都算不明白,却在户部担任了要职。”
“这里没有日月照临,全是满天的乌云和磅礴的大雨!”
邱瑜每说一句话,谢三宾的脸色就难看几分。
说到最后,已经变得铁青。
谢三宾怒视着问:“邱瑜,你在胡言乱语什么?京察的结果是你们吏部给的,现在你又说结果是假的,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邱瑜挺直身体:“京察的结果确实是吏部给的,但并未经过我手。那段时间我身体有恙,是你勾结吏部官员造的假。”
谢三宾急了:“你你胡说。”
邱瑜继续指着那封奏疏:“胡说与否,一查便知。按照京察结果上的人名挨家挨户搜寻,家产就没有低于五万两银子的。”
谢三宾冷嘲热讽道:“搜吧!大明朝有文官二万,吏员五万,挨家挨户的搜去吧。”
见谢三宾上了当,邱瑜忍住笑意,认真说道:“不用搜,让官员自行填写家产清单,一份上交朝廷备案,一份张贴在衙门外公示。”
“凡与实际不符者,不用审理直接定罪。”
“此举是治理贪腐最直接且最有效的办法!”
谢三宾何等的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