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将小肠、胆囊、胃、大肠、膀胱并称五腑,它们是空心的容器。但古人又将胸腔和腹腔分作上、中、下三焦,这便是第六腑。因此只有五脏五腑才是内脏。”
顾命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常宏震的讲解非常细致:“这五脏五腑分别对应着五种灵气,古人也正是因此发现了五脏五腑之间的络属关系。
“心与小肠都对应着红色的绛宫灵气,因此它们相络属;
“肝与胆都对应着青色的翠明灵气,因此它们相络属;
“脾与胃都对应着黄色的太仓灵气,因此它们相络属;
“肺与大肠都对应着白色的华盖灵气,因此它们相络属;
“肾与膀胱都对应着黑色的津海灵气,因此它们相络属。”
顾命有所明悟:“所以我看见的五颜六色的灵气实际上象征着不同的内脏?”
喝了口茶后,常宏震继续说道:“同样地,剩下的三种灵气也有其对应——
“血肉灵气对应着人体的血肉皮肤,显露于外,故而属阳;
“玉骨灵气对应着人体的关节骨骼,深藏于内,故而属阴;
“神台灵气对应着人体的大脑、神经,象征着人的思考与感知,故而属神。
“这五行五气又被称作‘精’,阴阳二气又被称作‘气’,神台灵气又被称作‘神’,所以人的灵体又有着‘精气神’的说法,它们就象征了整个人的内在能量。”
实在是深奥且复杂啊……顾命学到了不少。
“灵气的状态也反应了人身体的健康与否。”常宏震继续说道,“身体健康的人,他们的灵气是稳定、凝实的,一旦某个器官发生病变,它对应的灵气会变得稀薄且不稳定,因此通过灵视可以判断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态——对动物也是如此。
“越健康的人,灵气就越亮,例如你的细胞活性都非常高,因此你的灵体也会比一般人凝实、明亮一点。超凡者也是如此,如果他修行的超凡之道强化了身体,那么他的灵体也会相应地变得更加凝练和明亮。
“而人死之后,灵气离开肉体、失去束缚,会在七天内逐渐消散,而这段时间的灵被称作死灵或是亡灵。其他生物也是一样。”
顾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