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等,这些我们都要继续被卡脖子吗?”
未来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都要弄一个计算机集群,也就是多台设备共同运算,这就降低了单一芯片的影响。
别人用五万块芯片,国内可以用十万块,如此算力就不会减弱,无非就是需要的地方大一点,能耗高一些,恰好国内就是全球电力最强的国家。
但一些小的设备,对单一芯片的要求就高了,比如个人电脑、平板、智能手机等。
如果现在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未来的汽车智能驾驶芯片、智能家电芯片等也都需要进口了。
而只要重视,至少可以从这些芯片上赚钱,有利润就能继续投入研发,形成良性循环。
“我说的机会,就是在保证芯片制程工艺的前提下,提升芯片设计的能力,用设计来弥补工艺的不足之处。”
工艺方面,可以交给其他工厂代工,这个在行业内也很普遍。
当然也不能完全依托于代工,否则也会跟前世一样,被代工厂拒绝,从而继续卡脖子。
张恪清继续说道:“我知道我们国内也有芯片企业,比如海思,他们就购买了ar公司的模块技术授权,做芯片设计,但目前也只能生产中端手机芯片的研发,也可以用于平板等设备,但个人电脑上还是不够。”